为陈无垢作,希夷之孙貌若仙,卧云不出动十年。
挥毫自比荆李辈,旧藏卷轴皆精传。王维此图更幽绝,漫空积雪愁云天。
茆屋谁家旧篱落,前山后渚相萦礴。袁安屋舍风正寒,老木萧条干盘错。
放舟应有晓行者,竹梅亚地溪声恶。烟霏溟漠渔网静,乱絮飞花夜鸣薄。
尺图景物兴难尽小,坞桥通足深隐绝。类君家,象麓居,龙湫石磴蛟蛇影。
琼林柯叶冰欲解,飞瀑颠崖两峰顶。客来扫雪开昼门,冻叶滑屦篷檐温。
坐怀方薛试春茗,故旧凋谢今谁存。黄尘沸热未清泠,何事酒垆烧竹根。
白头偃卧意未倦,会须共笔山南村。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嘉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希夷之孙貌若仙,卧云不出动十年。
- 挥毫自比荆李辈,旧藏卷轴皆精传。
- 王维此图更幽绝,漫空积雪愁云天。
- 茆屋谁家旧篱落,前山后渚相萦礴。
- 袁安屋舍风正寒,老木萧条干盘错。
- 放舟应有晓行者,竹梅亚地溪声恶。
- 烟霏溟漠渔网静,乱絮飞花夜鸣薄。
- 尺图景物兴难尽小,坞桥通足深隐绝。
- 类君家,象麓居,龙湫石磴蛟蛇影。
- 琼林柯叶冰欲解,飞瀑颠崖两峰顶。
- 客来扫雪开昼门,冻叶滑屦篷檐温。
- 坐怀方薛试春茗,故旧凋谢今谁存。
- 黄尘沸热未清泠,何事酒垆烧竹根。
- 白头偃卧意未倦,会须共笔山南村。
解析与赏析:
第1-2句:
希夷之孙貌若仙,卧云不出动十年。
这句描述了陈无垢(即陈希夷),他长得像神仙一样,隐居在云端,已经有十年没有动静了。这里的“若仙”形容他的超凡脱俗,而“卧云不出动”则描绘了他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超然。
第3-7句:
挥毫自比荆李辈,旧藏卷轴皆精传。
这里诗人自比为荆轲和李白一类的人物,并且他的旧藏卷轴都被精心收藏并流传下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艺术成就的认可。
第9-10句:
王维此图更幽绝,漫空积雪愁云天。
通过对比,指出这幅王维的画作比《雪霁江行图》更显得幽静和遥远。”漫空积雪” 和 “愁云天” 营造了一个寒冷而沉重的氛围。
第11-12句:
茆屋谁家旧篱落,前山后渚相萦礴。
描述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有一栋破旧的茅屋,周围是前山和后渚相互环绕的景象。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平和而又充满自然美的田园风光。
第13-14句:
袁安屋舍风正寒,老木萧条干盘错。
提到袁安的屋子因为寒风而被吹得摇曳不定,老树被风吹得干枯扭曲。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岁月的沧桑感。
第15-16句:
放舟应有晓行者,竹梅亚地溪声恶。
如果清晨有人放船经过这里,那么只有竹林和梅花伴随着溪水的声音陪伴着。这两句描绘了清晨溪谷中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第17-19句:
烟霏溟漠渔网静,乱絮飞花夜鸣薄。
这里描绘的是夜晚的场景,烟雾弥漫、渔网静止、飞花乱舞,给人一种寂静又稍带寂寞的感觉。
第20-24句:
尺图景物兴难尽小,坞桥通足深隐绝。
通过“尺图景物”来形容画面的细致和深远,而“坞桥通足深隐绝”则描绘了桥梁通往的地方非常隐蔽,只有少数人能到达。
第25-26句:
类君家,象麓居,龙湫石磴蛟蛇影。
用“类君家”表示自己与某人家相似,“象麓居”指的是一种理想的居住环境,“龙湫石磴蛟蛇影”则形容了景色的美丽和神秘。
第27-30句:
琼林柯叶冰欲解,飞瀑颠崖两峰顶。
描述了琼林的柯叶在冬天快要融化时,而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飞泻而下,形成壮观的景象。
尾句:
会须共笔山南村。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们共聚山南村,一起创作的愿望。这里的“会须”表达了期待和必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