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盘云叠翠峦,晚风吹送客衣寒。
檐前万井攒青霭,树底千帆照碧湍。
僧定忽闻猿果落,梵音初散鹤巢安。
漫游不是吹箫客,亦向人间驾彩鸾。
《携妓游东山寺用故守张汝璧壁问韵留题》是明代诗人张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一径盘云叠翠峦,晚风吹送客衣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其中“一径”、“盘云”等词汇营造出深远、幽静的氛围。这里的景色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远离尘嚣。这种宁静与和谐的环境使人心境平和,能够更好地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檐前万井攒青霭,树底千帆照碧湍”展现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诗句中的“万井”和“千帆”形象地描绘了村落和江上船只的繁忙景象。这种热闹而有序的场景与前面的静谧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并未感到绝望或失落,反而在内心深处找到了一种安慰。
“僧定忽闻猿果落,梵音初散鹤巢安”一句,通过描述僧人的打坐和佛音的传播,暗示着修行和超脱的过程。这种平静与和谐的状态象征着诗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他并不追求世俗的繁华和物质的享受,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寄托。
“漫游不是吹箫客,亦向人间驾彩鸾”这句话则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总结。他认为,虽然自己并非世俗眼中的风流才子,但他仍然能够在人间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里的“彩鸾”象征着美好与幸福的生活,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张萱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既有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的表达。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考人生的视角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