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回首总堪疑,始信长安尽奕棋。
出世方知能用世,忧时终自不谐时。
一官数抗阳城疏,九辨犹怀楚泽悲。
从此清名须避却,闻君原亦畏人知。

【注释】

讯胡孟韬博士:向胡孟韬博士致书。讯,问;博士,指博学通识的学者。

始信长安尽奕棋:才知道长安城就像棋局一般,人人都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

出世方知能用世:出仕才能了解世事。用世,为社会做事。

忧时终自不谐时:忧愁国事始终不能与当世相合。谐,同“协”,和。

一官数抗阳城疏:一次任官,多次上疏抨击朝政。抗,抵触,抗拒。阳城,汉文帝时谏议大夫。

九辨犹怀楚泽悲:多次上书批评朝政仍然怀念楚辞中的悲哀之情。九辩,即楚辞中的《九辩》。

从此清名须避却:从此以后要躲避清白的名声。避却,躲避,避开。

闻君原亦畏人知:听说您原来也害怕别人了解自己。原,原来,过去。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初年,当时作者正因直言进谏被贬谪而隐居江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风尘回首总堪疑,始信长安尽奕棋”二句写诗人对京城官场的失望。诗人以弈棋作比,暗喻朝廷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风气,形象地描绘了他目睹的朝中政治黑暗景象。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也反映了他对朝廷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失望。

颔联“出世方知能用世,忧时终自不谐时”二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他认为自己虽然出世,但仍然能够洞察世事,为国家所用;然而面对朝廷的腐败和无能,他深感忧心忡忡,无法与之相合。这两句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同时也揭示了他在政治上的无奈和困惑。

颈联“一官数抗阳城疏,九辨犹怀楚泽悲”二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人以抗疏和怀楚为比喻,赞颂了友人不畏权贵、敢于直斥朝政的崇高品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尾联“从此清名须避却,闻君原亦畏人知”二句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感慨。他认为自己的清白之身已经受到了玷污和诋毁,因此需要避人耳目;同时,他也感叹自己过去担心被人知晓,如今却不得不面对世人的眼光和评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感慨,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深思和反思。

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成功地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失望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展示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