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垣城畔路悠悠,有客停车忆旧游。
碣石抱云常北向,滹沱落日自东流。
高城柳暗莺声早,大泽春寒蜃气秋。
已说长安明日见,仲宣何事赋登楼。
《瀛海楼晚眺》是明代诗人张萱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武垣城畔路悠悠,有客停车忆旧游。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从诗句“武垣城畔路悠悠”可以看出,武垣城畔是一个宁静而古老的地方,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里的“悠悠”一词,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的留恋和思念之情。
“有客停车忆旧游”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忆旧游”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感慨。这种怀旧之情,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经历的思考,也反映了人类对于过往记忆的共同情感。
“碣石抱云常北向,滹沱落日自东流”两句则通过描绘具体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碣石山的雄伟与北向,象征了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而滹沱河的落日和自东流的景象,则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规律。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传达出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感悟。
最后两句“高城柳暗莺声早,大泽春寒蜃气秋”,则通过描绘高城的柳树和大泽中的蜃气象,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这里的“春寒”和“蜃气秋”等词汇,都传达出了一种寒冷而又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已说长安明日见,仲宣何事赋登楼”则是整首诗的结尾部分。这里,诗人提到了长安(今西安)这个地方,暗示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向往。而“仲宣何事赋登楼”则是引用了诸葛亮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事迹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瀛海楼晚眺》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它通过描绘武垣城畔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英雄事迹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