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宫阒寂少城隈,幡影遥连紫翠堆。
万井晴烟双阙近,九陵王气一天来。
文楸仨覆灯前局,绮席频呼竹下杯。
为忆龙髯攀未得,空庭明月共徘徊。
《陪祀山陵偕诸寮友夜宿瑞光寺漫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出自《千家诗》。这首诗描绘了陪祀山陵时的情景,以及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琳宫阒寂少城隈,幡影遥连紫翠堆。万井晴烟双阙近,九陵王气一天来。”描述了陪祀山陵时的景色和氛围。
- 琳宫:指皇帝的宫殿,这里指陪祀山陵的场所。
- 阒寂:寂静无声。
- 少城隈:指山陵附近的地方。
- 幡影:指祭祀时飘动的旗帜。
- 紫翠堆:形容山峰如紫色和绿色相间,层层叠叠。
- 万井:指众多的井。
- 晴烟:晴朗的烟雾,可能指山陵附近的景色。
- 双阙:古代皇宫前的两座楼阁,这里指皇宫。
- 九陵:指帝王墓地,这里泛指山陵。
- 王气:指帝王的气势或者威严。
颔联“文楸仨覆灯前局,绮席频呼竹下杯。”描述了夜晚宴请的场景。
- 文楸:指宴会中的文人,可能是指杜甫自己或者他的友人。
- 灯前局:指在灯火下进行的游戏或者娱乐活动。
- 绮席:华丽的宴席,可能指丰盛的晚宴。
- 竹下杯:指在竹子旁边摆放的酒杯,可能是为了饮酒而准备的。
颈联“为忆龙髯攀未得,空庭明月共徘徊。”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 龙髯:指杜甫的好友李白,这里用“龙髯”代指李白。
- 攀未得:指未能与李白相见或相聚。
- 空庭明月:指庭院中明亮的月光,可能指杜甫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庭院中徘徊。
尾联“为忆龙髯攀未得,空庭明月共徘徊。”再次强调了对李白的怀念之情。
- 空庭明月:形容庭院中明亮的月光。
- 共徘徊:一起徘徊,指与朋友共同度过这个时刻。
赏析:这首诗以陪祀山陵为主题,描绘了陪祀山陵时的环境氛围以及宴会上的欢声笑语。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友情的缅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