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天高夜色新,林光掩映水粼粼。
九霄正喜无纤翳,万里同看已满轮。
桂阙影随飞盖客,冰壶寒对弄珠人。
应怜此夕高寒处,好与霜娥仔细论。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八月十五夜的儿辈试毕后,与家人一起在浮翠堂家宴对月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八月十五夜儿辈试毕宿浮翠堂家宴对月:这句话描绘了中秋节夜晚,孩子们完成了学业后,全家人在浮翠堂聚会庆祝,观赏明月的景象。
- 露下天高夜色新,林光掩映水粼粼:这句话描述了夜晚时分,月光洒下,使天空显得更加高远和明亮,树林中的光影交错,水面上的波纹闪动,形成一幅美丽的夜景。
- 九霄正喜无纤翳,万里同看已满轮: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喜悦之情,他看到天空中的月亮已经完全升起来了,就像“九霄”一样高远无云,这让他感到非常开心。同时,他也意识到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共同欣赏到这一美景。
- 桂阙影随飞盖客,冰壶寒对弄珠人: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看到月亮时的感受。他看到月亮的影子随着飞盖客人(可能是指乘着车的人)移动,感到十分惬意。同时,他也看到了冰壶(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具),以及正在玩耍的小孩,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家庭的温暖。
- 应怜此夕高寒处,好与霜娥仔细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寒之夜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他想要与嫦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