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一水露为霜,鷩冕朝天驿路长。
卧辙共号真父母,临轩今召古循良。
五年县谱传京兆,两地刑书禀素王。
见说使君清似水,好将榕水荐离觞。

【注释】

奉赠云河张侯:指张九龄。

奉送云河:语出《庄子·外物》:“云有涯而不行,水有澜而不流。”

入觐二章:入朝见君的辞章。

鷩冕:古代官员戴的帽子,即冠。

驿路长:形容路途遥远。

卧辙共号真父母:谓卧在车轨上痛哭。

“临轩”句:谓皇帝临轩接见。

五年县谱:五年之内的地方志书。传京兆:指记载京师长安(今西安)的历史资料。

两地刑书:指不同地方的判案记录。禀素王:指禀告天子。

榕水:《晋书》称陆纳为东吴名士,与张翰同游吴地时,陆纳常以榕叶自随,以为饮料。

好将榕水荐离觞:好将这从吴带到蜀中的榕叶饮料送给友人。

【译文】

蒹葭一丛水气凝霜,朝天进贡头戴鷩冕,长途跋涉驿站漫长。

卧在车辕边痛哭亲人,皇上临轩召见古循良。

五年内编撰县志传京兆,两地判案记录禀素王。

听说使君清廉像水清,好把榕叶美酒献给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任右拾遗时,奉和张九龄的《感遇诗》二十首组诗中的第一篇,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张九龄在唐玄宗开元初年曾任吏部郎中、侍中,后因遭排挤贬为荆州长史,后迁吉州刺史。《感遇》诗是一组抒写个人遭遇的诗歌,表现了作者政治上的失意和精神上的苦闷,但并不颓丧,也不消沉。此诗就是在这种心境下所作,它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心耿耿,对友人的关怀之情,以及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

全诗前四句写自己入朝见君,后四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首联“蒹葭一水露为霜,鷩冕朝天驿路长”,写景,用“蒹葭”、“露”、“鷩冕”等物象来渲染旅途之长,突出旅途之遥,暗示着仕途的坎坷艰难;颔联“卧辙共号真父母,临轩今召古循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友人的关切;颈联“五年县谱传京兆,两地刑书禀素王”,进一步写自己入朝为官的经历和感受;尾联“好将榕水荐离觞,见说使君清似水”,抒发自己渴望得到提拔的心情。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任右拾遗时,奉和张九龄的《感遇诗》二十首组诗中的第一篇,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张九龄在唐玄宗开元初年曾任吏部郎中、侍中,后因遭排挤贬为荆州长史,后迁吉州刺史。《感遇》诗是一组抒写个人遭遇的诗歌,表现了作者政治上的失意和精神上的苦闷,但并不颓丧,也不消沉。此诗就是在这种心境下所作,它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心耿耿,对友人的关怀之情,以及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