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斜傍白鸥洲,一水潆回一径幽。
下榻焚香窥二酉,登坛索赋共千秋。
衰残莫逐孤魂去,粗粝何妨镇日留。
占断青山原我辈,烟霞锢疾不须瘳。

李自得来访小园,留下饮酒并赋诗一首。我用四首诗回复他。

柴门外是白鸥洲,一条江水绕洲流。

在草堂中焚香观二酉,在坛中索求不朽诗。

衰老疲惫不要追随孤魂去,粗茶简饭也不妨碍镇日留。

占据的青山原是我辈,烟霞疾病不需治疗。

注释:

⑴柴门:指草堂的门。斜傍:斜靠、靠近。

⑵萦(yíng)回:水流环绕。

⑶下榻:指草堂中设床供人居住或住宿。焚香:烧香。窥:看。

⑷登坛:指登上祭坛。二酉:《山海经》载:“大荒之中有二神山:日月所照,金玉复生,一曰巫咸……一曰瑶光。”《史记·封神演义》云:“二酉山者,太微帝君之居也。山下有祠,名曰‘朝元’……朝元者,朝拜神仙之意也。”

⑸衰残:这里指自己年岁已高。

⑹“粗粝”句:意为粗茶淡饭也无妨。粝:粗糙的粮食。

⑺占断:独占。青山:代指草堂。我辈:作者自称。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李自得来访的诗作。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草堂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联“柴门外是白鸥洲,一条江水绕洲流”,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站在柴门外,看到远处有一片白鸥洲,一条江水从洲上缓缓流过。这里的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荏苒的感慨。

颔联“在草堂中焚香观二酉,在坛中索求不朽诗”,则是对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写照。他们在草堂中焚香观二酉,在坛中索求不朽诗,这体现了他们对文学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颈联“衰残莫逐孤魂去,粗粝何妨镇日留”,则是对诗人自身生活的写照。尽管年岁已高,但诗人并不畏惧,他宁愿选择粗粝的食物,也不愿意追随孤魂去往别处。这里的“粗粝”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尾联“占断青山原我辈,烟霞锢疾不须瘳”,则是对友情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表示自己将独占青山,享受自然的美景;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烟霞一样,摆脱疾病的困扰,保持健康的状态。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友情的赞美,更是一次对生活的颂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