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惟悴老林丘,声气遥同二十秋。
怀刺岂随弹铗客,受廛今喜抚尘游。
炎陬薇省名方岳,海国桓圭古右侯。
咫尺朱门犹未扫,何辞吾道付沧洲。
这首诗是作者在庚申年冬月,也就是690年左右写的。他的朋友杨昆林当时担任粤东右辖,但因为久病未能亲自拜访。于是,他在辛酉年春二月(1691年)写了这首诗作为代替。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行吟惟悴老林丘,声气遥同二十秋。
“行吟”指的是行走时吟诵,这里指他在旅途中吟诵。“惟悴”是形容人憔悴的样子。“老林丘”指的是山林,暗喻自己的隐居生活。“声气”指的是与外界的交流,“遥同二十秋”表示他与外界交流的时间已经很长了。怀刺岂随弹铗客,受廛今喜抚尘游。
“怀刺”是指带着名片去拜访。“弹铗客”指的是古代一种以击铗为乐的人物,比喻自命不凡的人。“受廛”是指领取官职、居住于官府。“抚尘游”指的是打扫庭院、迎接宾客等社交活动。炎陬薇省名方岳,海国桓圭古右侯。
“炎陬”是指炎热的角落,这里指偏僻的地方。“薇省”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个机构的名字。“方岳”指的是高山或大岳,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官员或者有权势的人。“海国桓圭”是指海上的国家和拥有权力的人。“古右侯”可能是指过去的一个贵族或者是有地位的人。咫尺朱门犹未扫,何辞吾道付沧洲。
“咫尺朱门”是指距离不远的官府大门。“朱门”是一种红色的门,常用来形容官宦之家的大门。“未扫”可能是指没有打扫干净,也可能是指没有人来打扫。“吾道”是指他的学问或者说是他所坚持的理念。“付沧洲”可能是指放弃仕途,归隐江湖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和思考。他感叹自己与世隔绝,无法亲自拜访朋友。同时,他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否应该继续追求功名利禄,还是应该选择隐居生活。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放弃仕途,回到家乡过平淡生活的决心。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志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