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不复问书邮,梦向圜桥忆旧游。
道自中天悬杲日,君今砥柱障狂流。
金华殿上山林气,白首天南漆室忧。
行在孝经曾纳牖,更须言志在春秋。

【注释】

山深不复问书邮:深山中已不问书信。

梦向圜桥忆旧游:梦见在圜桥上与友人欢聚。

道自中天悬杲日:道从天上悬挂着的太阳。

君今砥柱障狂流:你现在如砥柱一样,阻挡住汹涌的狂流。

金华殿上山林气:在金华殿上有着山林之气。

白首天南漆室忧:白发人却有漆室之忧。

行在孝经曾纳牖:皇帝曾把“孝经”放在窗边。

【赏析】

《进古本孝经疏》是蔡弘父为学约作的一篇论说文,因蔡氏曾任司成,故称其为“司成”,又因作者曾对《孝经》有所阐发,故称其为“吟进古本孝经”。此文以议论为主,但语言简练、平易,且有韵。文章开头即写景,“山深不复问书邮”,“梦向圜桥忆旧游”,既表现了词人的隐居生活,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道自中天悬杲日,君今砥柱障狂流。”两句写景生动传神,境界阔大。“道自中天悬杲日”一句,化用庄子语,形容大道直上通天,高悬在半空。“君今砥柱障狂流”两句,化用《左传·宣公十二年》故事,言郑国子产在晋见韩宣子后,郑国国君派子展去晋国问候。子展说:“晋、楚将平”,韩宣子问:“谁当主?”子展回答说:“赵孟(赵盾字)将主之。”子展的话被韩宣子采纳。这里比喻蔡元长像砥柱一样坚守节义,使乱臣贼子不敢横行。

“金华殿上山林气,白首天南漆室忧。”两句写诗人身处山林而心系天下,表达出诗人关心政治的思想感情。“金华殿上山林气”一句,化用《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张释之任殿中御史时,文帝想见他,释之不愿去见。文帝说:“吾欲求文学之士而未得,若以此(指张释之)取天下,何遽不治乎?”释之回答:“夫王者使人愁其言,则人为之匿;使人懦其行,则人为之行。儒有博学而不为吏,鄙学而好为吏,皆不足以谓之士。”意思是说,作为君王要使臣下为他着想,就要使他们忧愁自己的言行;如果让臣下畏缩不前,那就让他们去做官。这里借释之之言,表明自己虽然身居山林,但关心国家大事,不忘政治。“白首天南漆室忧”,化用《庄子·外物》和《左传·哀公十五年》,意思说年老志士仍心怀忧国忧民之心。

“行在孝经曾纳牖,更须言志在春秋。”两句写诗人虽已退隐山林,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行在”句化用《论语·季氏》:“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春秋左传·定公四年》:“行也。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两句大意是说:现在朝廷正在推行《孝经》,你应当学习它来修身养性,并且应该立志做春秋的史官。这里借用孔子和左丘明的话来勉励自己。这两句话是全诗的中心所在,表现了蔡宏父的爱国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以及他关心国家大事、立志干一番事业的思想活动,反映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