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风气远相亲,欲向桃源试问津。
郑圃已知胜郑谷,畸园应自候畸人。
曾闻珍桧雁舒翅,会见长松龙作鳞。
我亦子真丘壑友,论交何必抚芳尘。
【注释】
郑与庄:指郑谷。畸园:指郑圃,郑圃是唐代诗人郑谷的别墅。
五岭:指庐山、南岳衡山、衡山、九华山、嵩山。
吕安:指东晋时隐士吕安。
杜工部:指杜甫。杜甫有《草堂诗》三首。
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千秋:指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所立的“千秋节”。这是每年正月举行一次的盛大庆祝活动。
【赏析】
此诗是郑谷在郑圃题壁给友人的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为第一联,点明题意,并总写郑圃的秀美景色;后四句为第二联,具体描绘郑圃的秀景,并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全诗语言朴实而富有情趣,意境优美而清新自然。
首联“山林风气远相亲,欲向桃源试问津”两句,总揽全局,点明郑圃之美,同时表明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颔联“郑圃已知胜郑谷,畸园应自候畸人”,以反诘的语气,赞美郑圃之幽美,并暗喻自己将隐居其中,不与世事相争。这里的“郑圃”是指郑谷的别墅,“郑圃”比作“桃源”,“郑谷”比喻“渔父”。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且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颈联“曾闻珍桧雁舒翅,会见长松龙作鳞”,通过写珍稀植物来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用“珍桧”比喻珍稀植物,用“雁舒翅”、“长松龙作鳞”形容它们的美丽动人。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且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尾联“我亦子真丘壑友,论交何必抚芳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这里的“子真”指的是陶渊明,他曾经在田园里过着隐居的生活;“丘壑友”则是指那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们一起在田园里享受着宁静的生活;“论交”则是结交朋友的意思,但不必过分追求名利地位;“抚芳尘”则是比喻追求名利地位的人。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而且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此诗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意境优美而清新自然。作者通过对郑圃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