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分镇借长城,瑞霭罗浮福曜明。
棨戟行春天上至,壶浆就日梦中迎。
曾披蜃市鸠蜚雁,笑拥麟符筑巨鲸。
不是金兰怜缟带,彝门谁复问侯嬴。
【注释】
丙寅: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初春:正月。参知洪崖王公:指王昌龄。移镇:改任官职。惠潮:今广东惠来县东南,为海潮所激,故称。喜:高兴。赋之:写诗。东方分镇借长城:东方的郡守借长城以自固。长城:古代用以抵御外敌的军事防御工程。瑞霭罗浮福曜明:吉祥之气如云雾缭绕,如同罗浮山一样祥和光明。福曜明:祥和光明。棨戟:戟是古代的一种武器,这里用作使者的代称。天上至:天子降临。壶浆就日梦中迎,壶浆就是酒,壶浆就日梦中迎:在太阳落山的时候,用酒壶盛着美酒迎接太阳。曾披蜃市鸠蜚雁,曾,曾经;蜃市:传说中海上有蜃楼,大者高数十丈,或在水边,或在沙洲、海岸之上,因能蔽天日。蜃楼出现时常引起海市蜃楼现象,故称。鸠蜚雁:比喻朝廷中奸佞之徒像燕子那样成群结队而来。笑拥麟符筑巨鲸,笑拥:笑着举起。麟符:传说中的宝物。麟符:麒麟的象征,也用作帝王的符节,这里泛指皇帝的诏书。麟符:麒麟的象征,也用作帝王的符节,这里泛指皇帝的诏书。筑:筑墙,比喻巩固地位。巨鲸:大海中的大鱼。不是金兰怜缟带,彝门谁复问侯嬴,不是:不是,并非。金兰:朋友。缟带:素色布帛,这里指丧服。彝门:即“夷门”,战国时赵国的城门,赵胜曾在此与平原君结交。侯嬴:春秋时齐国人,善于养鸡,善于识别鸡的公母,后以“侯嬴”指养鸡的人。夷门:战国时赵国的西门。谁复问侯嬴:现在谁能再问侯嬴?夷门:战国时赵国的西门。谁复问侯嬴:现在谁能再问侯嬴。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被调出京城任外郡刺史,心中喜悦,并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开头两句:“东方分镇借长城,瑞霭罗浮福曜明。”意思是东方的郡守借长城以自固,吉祥之气如云雾缭绕,如同罗浮山一样祥和光明。这是诗人对自己新职的期待和喜悦的心情。
接着两句:“棨戟行春天上至,壶浆就日梦中迎。”意思是说,使者骑着马从天上下到达,用酒壶盛着美酒迎接太阳。这两句描绘出了一幅热烈欢快的场面。
然后诗人又写道:“曾披蜃市鸠蜚雁,笑拥麟符筑巨鲸。”意思是说,曾经穿过蜃楼般的市井,看见许多飞鸟和大鱼在天空中飞翔,并且笑着举起了象征皇帝权威的信物——麟符,象征着要建造起高大的城墙,保卫国家。
最后两句:“不是金兰怜缟带,彝门谁复问侯嬴。”意思是说,并不是因为朋友之间的情谊而怜悯那些丧服之人,夷门在哪里呢?还有谁会去向侯嬴请教?这是诗人对自己即将远行的感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新职位的欣喜,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