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东避世岂名高,抱瓮荷锄不惮劳。
花径只应来竹杖,浚郊何意驻干旄。
朱华耀日追唐雅,彩笔凌云续楚骚。
尊酒论文频促膝,馀霞散绮满蓬蒿。

【解析】

本篇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写洪公来访并留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爱之情。

其一,“墙东避世岂名高”,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东边筑起墙来隐居避世,难道就自以为名高吗?这里“避世”指隐居;“墙东”指隐居之处。“岂名高”意思是怎么可以自居名高呢?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自己不慕名利,不求虚名的思想感情。

其二,“抱瓮荷锄不惮劳”。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抱着一桶水和锄头,不怕劳动辛苦。这句中的“抱瓮”、“荷锄”都是劳作的形象描写;“劳”指劳动的辛劳,表现了诗人勤劳朴实的品格。

其三,“花径只应来竹杖,浚郊何意驻干旄。”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花径上只能拄着竹杖行走,浚郊里又为何要驻足观望?其中,“浚郊”指的是疏通河道、整治土地的意思,这里比喻治理国家大事。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他对国事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其四,“朱华耀日追唐雅”,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红色的花朵在阳光下照耀,追逐唐代的文雅。这里的“朱华”指的是红色花朵,“唐雅”指的是唐人诗文的风韵和气派。诗人用“朱华耀日”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了美丽的景色,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唐代文化的敬仰之情,也暗寓了自己希望像古人一样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

其五,“彩笔凌云续楚骚”,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用五彩之笔凌驾云霄继续《楚辞》的创作。“楚骚”指的是《楚辞》,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屈原的作品为《楚辞》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人用这个典故,既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也暗示了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写出像屈原一样的传世佳作。

其六,“尊酒论文频促膝,馀霞散绮满蓬蒿。”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大家频频举杯畅谈,余晖洒在蓬蒿之上。这两句是写宴会上的热闹气氛和诗人愉快的心情。其中,“尊酒”“余霞”等词语都营造了一种热烈欢快的氛围。同时,“蓬蒿”则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其七,最后一句“赏析”中指出:“这首诗通过对洪公来访并留饮的情景进行描绘,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

【答案】

译文:

在东边建起墙来隐居避世,难道就自以为名高吗?(其实)抱瓮荷锄,不畏艰辛劳累。

只有花间小道,才适合拄着竹杖漫步;浚治水渠,何必驻足观望!(我)追求的只是唐代文士的雅正风韵,而没有去羡慕那些权贵们的富贵荣华。

我以绚丽多彩的笔法,超越青天白云继续创作《楚辞》的杰作。(我)频频与朋友把盏共论诗文,余晖洒在蓬蒿丛中,仿佛在欣赏一幅精美的图画。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写洪公来访并留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爱之情。

第一句“墙东避世岂名高”,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自己不慕名利,不求虚名的思想感情;第二句“抱瓮荷锄不惮劳”,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他对国事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第三、四句“花径只应来竹杖,浚郊何意驻干旄”,诗人用对比手法,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厌恶;第五、六句“朱华耀日追唐雅,彩笔凌云续楚骚”,诗人以“朱华耀日追唐雅”的壮丽景象和“彩笔凌云续楚骚”的豪迈情怀,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也暗寓了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写出像屈原一样的传世佳作;第七、八句“尊酒论文频促膝,馀霞散绮满蓬蒿”,诗人通过描绘宴席上的热闹气氛和自己的愉快心情,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