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零何事伴荒墟,不向春风借一嘘。
独有根盘老顽碧,数拳犹是补天馀。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凋零何事伴荒墟,不向春风借一嘘。
译文:凋零的花朵陪伴着荒凉的废墟,它没有向春风借力展露生机。
注释:凋零,枯萎、衰败之意;荒墟,荒芜的墓地、废墟等场所;春风,春天的暖风;借,依靠;一嘘,轻轻吹拂一下。独有根盘老顽碧,数拳犹是补天馀。
译文:它独自拥有坚硬如磐石的根部,像古老的石头一样坚不可摧,即使只剩下几拳头大小,仍然能补天之缺。
注释:根盘,即根部盘踞;顽碧,坚固而古朴;老顽碧,形容其坚韧如老石头;补天,指古代传说中的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故事;数拳,指数量不多的拳头大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木石障子的坚韧与不屈,抒发诗人对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精神的赞美。
首联描绘了木石障子虽已凋零,却依然坚守在荒凉的废墟上,不向春风借力展露生机的景象。这里运用了“凋零”、“荒墟”、“不向春风借”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木石障子的顽强和坚持。其中,“凋零”一词,既表达了木石障子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美丽,也暗示了它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侵袭。而“荒墟”则进一步揭示了它的荒凉背景,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木石障子的孤独和坚韧。
颔联则转向对木石障子内在品质的描绘。它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坚硬如磐石般的根部,仿佛古老而坚韧的石头一般。这里的“老顽碧”和“数拳”都是用来形容木石障子的坚韧和不屈。它们不仅描述了木石障子的外形特征,还暗示了它的内在品质。这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正是诗人所赞美和追求的品质。因此,这里的“独有”一词,更是强调了木石障子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尾联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它通过“犹是补天馀”这一意象,表达了木石障子虽然已经凋零,但仍旧坚守岗位,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庇护。这里的“补天”并非字面意思上的修补天空,而是借用了女娲补天的传说故事,象征着木石障子无私地守护着人们的安全和福祉。而“犹是”则强调了木石障子虽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但它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首诗通过对木石障子的描绘和对其精神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精神的推崇和向往。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像木石障子一样保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目标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