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赋何必投湘,问水谁同击楫。
我欲赤手搏螭,只恐白虹贯日。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全诗如下:
五月七日宝安诸君子招泛龙潭八日复泛篁村同观竞渡客有歌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之句者因以为韵人赋十章邓玄度六言首奏余亦步其韵以六言赓焉
作赋何必投湘,问水谁同击楫。
我欲赤手搏螭,只恐白虹贯日。
注释:
- 五月七日:指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七)。
- 宝安诸君子:指在宝安的诸位好友。
- 泛龙潭:泛舟于龙潭。
- 篁村:地名,位于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与竞渡活动有关。
- 竞渡:古代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人们划船比赛看谁能赛得更快。
- 落日放船:在夕阳下放船。
- 轻风生浪:风起时波浪平静。
- 白虹贯日:形容雷电交加的景象。
- 投湘:指屈原投江自尽。
- 竞渡客:参加竞渡的人。
- 六言:一种诗歌形式,每句六个字。
- 邓玄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也参与这次活动,并且创作了六言诗。
- 首奏:首次发表或提出。
- 六言赓(gēng)焉:继续用六言诗回应邓玄度的六言诗。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在端午佳节期间所作,描述了他在龙潭和篁村观赏竞渡的情景。诗中的“作赋何必投湘,问水谁同击楫”表达了对屈原投江自尽的纪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屈原投江行为的不解。
“我欲赤手搏螭,只恐白虹贯日”则描绘了诗人想要与巨龙搏斗的场景,但同时又担忧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战胜它。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自然界的敬畏,也有对自身能力的自信。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端午节的竞渡活动,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