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乘流传夙敬恭,蝉联四世守孤宗。
膏脂不沐亡人发,簪珥空修节妇容。
南诏早霜凋翡翠,北堂夜月冷芙蓉。
可怜矢死心非石,忍看旌书下九重。
【注释】
一门四节妇:指一家中四位妇女都是节妇。
家乘流传夙敬恭:家中的记载(家乘)传承下来,世代相传,对她们的敬重恭谦从早到晚。
蝉联四世守孤宗:指这四个节妇家族世代相继为官,保持了清廉的家风。
膏脂不沐亡人发,簪珥空修节妇容:意思是这些节妇虽然生前生活清苦(膏脂不沐)但是死后却能被追封为节妇(亡人发),她们的容貌虽没有修饰,但死后也能被追赠为节妇(节妇容)。
南诏早霜凋翡翠,北堂夜月冷芙蓉:南诏(今云南一带少数民族政权)早春时节霜打树叶,使得翡翠鸟羽毛失去光泽,比喻节妇们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北堂(指王宫、后室),夜月照在冷冰冰的芙蓉花上,形容节妇们的容颜如芙蓉般冷艳,也暗示她们的美貌和高贵。
可怜矢死心非石,忍看旌书下九重:可怜那些誓死忠于君主(矢死)而最终死于战场的节妇(心非石),我不忍心看他们的名字被刻在了朝廷颁发的文书(旌书上)上,暗示着忠贞而死的节妇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四位节妇的故事,歌颂了她们的美德。诗的第一句“一门四节妇”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家族的赞美之情。接下来的每一句都通过具体的情景来表现节妇们的美德和牺牲精神。诗人通过对比和衬托,将这四位节妇与周围的环境和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她们高尚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最后一句“可怜矢死心非石,忍看旌书下九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贞而死的节妇们的惋惜和不平,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贞之士的冷漠和不公平。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