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瞻帝京,宫阙峨峨。
左肩沧海,右带浊河。
太行接辇,凭嵩界华。
建瓴之势,万国是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送潘景升北游八首》中的第二首,描绘了潘景升北游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顾瞻帝京,宫阙峨峨。
左肩沧海,右带浊河。
太行接辇,凭嵩界华。
建瓴之势,万国是仪。
注释:
- 顾瞻帝京:回头看看京城(长安)。
- 宫阙峨峨:宫殿高大壮丽。
- 左肩沧海:左边有大海。
- 右带浊河:右边有黄河。
- 太行接辇:太行山与辇毂相接。
- 凭嵩界华:凭借中岳嵩山划分界限。
- 建瓴之势:如水从高山上倾泻而下,形容气势磅礴。
- 万国是仪:各国诸侯都是仪仗队伍的一部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潘景升北游时的壮观场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宫阙峨峨”、“左肩沧海”、“右带浊河”等,形象地描述了京城的宏伟和地理环境。同时,“太行接辇,凭嵩界华”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作为背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最后,“建瓴之势,万国是仪”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潘景升北游的祝愿和期望,也展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和坚定的信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