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寻清凉寺,还望翠微亭。
客散竹间月,僧闲松下经。
江声回近浦,野色到虚庭。
白发山中叟,为予诗眼青。
建业清凉寺次王伯循御史竹亭壁间韵
独寻清凉寺,还望翠微亭。
客散竹间月,僧闲松下经。
江声回近浦,野色到虚庭。
白发山中叟,为予诗眼青。
注释:
- 独寻清凉寺:独自寻找清凉寺,清凉寺位于建业(今南京),是南朝梁时名士张融所建的佛寺。
- 还望翠微亭:回头看着翠微亭,翠微亭也是一处著名的古迹,位于南京城东南郊,因周围山峦如黛而得名。
- 客散竹间月,僧闲松下经:客人散去了,竹影婆娑中只有一轮明月;僧人安静地坐在松树下诵经。
- 江声回近浦,野色到虚庭:江水的声音在靠近岸边的地方回荡,田野的颜色延伸到了虚设的庭院。
- 白发山中叟,为予诗眼青:满头白发的老者,给我的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和色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之作。首句“独寻清凉寺”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来到清凉寺的情景。接着三句写景,“客散竹间月”,“僧闲松下经”,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寺庙夜景图。最后两句“江声回近浦”,“野色到虚庭”,则将视野从室内拉到了室外,展现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