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城郭枕江雄,前代豪华在眼中。
山外貔貅闲夜月,海东鹰隼待秋风。
天围松岭云垂幕,霜下金源水若空。
益访民风上天子,忽忘家世是元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送帖佥宪赴山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大宁城郭枕江雄,前代豪华在眼中。
注释:大宁城的城墙雄伟地依偎着江水,昔日的繁华景象历历在目。
赏析:开篇描绘了大宁城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其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地位和辉煌过去,为全诗奠定了背景。
山外貔貅闲夜月,海东鹰隼待秋风。
注释:山外的貔貅(猛兽)在宁静的月光下悠闲地休憩,而东部的鹰隼则在秋风中等待着时机。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描绘了山外的平静与东部边境的紧张氛围。貔貅象征着北方的边防军,鹰隼则暗示了随时准备出击的警觉。
天围松岭云垂幕,霜下金源水若空。
注释:天空如同帐篷一样笼罩着松岭,霜降时金源的水显得空旷而寂静。
赏析:这里的“天围”形容天空如帐篷般包围着大地,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云垂幕”则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霜降”和“金源水若空”分别指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季节特征,营造出一种清冷、空旷的氛围。
益访民风上天子,忽忘家世是元功。
注释:更加关注民间风俗并上呈给皇帝,然而有时却会忘记自己的家族背景是元朝的功臣。
赏析: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感悟。一方面,他致力于了解民间风情并上奏朝廷,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另一方面,他也时常陷入历史的回顾中,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成就。这反映了诗人在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心态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看待。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