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冉冉羽衣轻,石上谈棋笑语清。
樵客岂知人世换,山童遥指海尘生。
碧桃落尽又春去,白鹤归来空月明。
一着山中犹未了,人间流落不胜情。
【解析】
“松风冉冉羽衣轻,石上谈棋笑语清”:松树的微风吹拂,轻轻飘动着仙女的衣服,在石头上下棋谈笑,声音清脆悦耳。这里用“冉冉”来形容松风的柔美,“羽衣轻”写出了仙女衣服的轻盈飘逸;“石上谈棋”写仙女在石上下棋谈笑,“笑语清”表现了仙女谈笑时的声音清晰悦耳。“樵客岂知人世换,山童遥指海尘生”。樵夫哪里能知道人间沧桑巨变,山里的孩子指着大海说海中的尘埃已经生成了新的生命。诗人以反诘的语气表达了世事变幻无常、人生短暂等主题。“碧桃落尽又春去,白鹤归来空月明”,碧桃凋零后春天也离去了,白鹤归来却只有一轮孤月高悬。“一着山中犹未了,人间流落不胜情。”这两句诗表明诗人虽然身在山中,但是内心依然充满惆怅。因为自己的遭遇和身世,无法像白鹤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犹未了”说明作者心中仍然有牵挂,不能释怀。“流落”一词,既写出了作者的无奈和悲凉,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答案】
译文:松风徐徐吹来,仙女的衣服随风飘扬,她坐在石上下棋谈笑,声音清脆悦耳。樵夫哪里知道人间沧海桑田,山里孩子指着大
海说,海中的尘埃已经生成了新的生命。碧桃凋零后春天也离去了,白鹤归来却只有一轮孤月高悬。一着山中犹未了,人间流落
不胜情。
赏析:此篇是一首题画诗。画面是一幅描绘仙人下棋图,诗的内容则通过仙人的形象和活动来抒发自己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和人生短暂的哀叹。
首句写仙姑的衣裙。“冉冉”,轻轻的样子。这是从视觉角度描写的。“羽衣”,轻软的衣裳;“轻”,轻柔,飘逸。这是从触觉角度描写的。一个“冉冉”字,把仙姑轻盈飘逸的体态写得惟妙惟肖。次句写仙姑与仙人对弈的情景。“石上”,是一块平坦的大岩石。“谈棋”,即下棋。仙人在下棋,自然有闲适愉悦的心情。所以诗中说“笑语清”。这一句是写听觉的。仙人与仙姑的对话,当然是轻松愉快的。三句写樵夫。樵夫不知世事变化。他只知道世间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因此他说:“山童遥指海尘生”。“山童”,指儿童。“海尘”,指海面的水汽。诗人用“指”字,把孩童天真无邪的动作写出来了。四句写桃花。“碧桃”,红色的桃树。桃叶红于二月花。桃花谢了,春天也就结束了。五句写白鹤。诗人用“白鹤归来”来象征仙人的归隐,而“空月明”则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六句写自己。“一着”就是一步。“山中犹未了”,“了”通“缭”,“犹未了”就是没有结束的意思。诗人身在深山之中,心情却是十分忧伤的。“流落不胜情”一句,直接道出了诗人心中的苦闷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