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梅关不见梅,凌江南起画屏开。
山连桂广迢遥去,水合浈昌浩荡来。
秋冷岭云收薄瘴,时清溪雨应馀哀。
吾家相国祠堂在,明日临风酹一杯。

南雄,即广东的南雄州。这首诗是作者在南雄作的即兴吟咏。

行尽梅关不见梅,凌江南起画屏开。

山连桂广迢遥去,水合浈昌浩荡来。

注释:经过梅关(今江西赣州一带)却看不见梅花,只见江面像屏风一样展开。山脉连接着广西桂林一带,遥远而高峻;水流汇合了浈江(珠江水系的一部分)和昌江(北江水系的一部分),汹涌澎湃而来。

秋冷岭云收薄瘴,时清溪雨应馀哀。

注释:秋天的凉意使得岭上的云雾消散,气候清新,不再有瘴气之患(瘴气指热带地区特有的湿热、闷热和潮湿等不良气象)。随着雨季的到来,溪流中的雨水应该还残留着一些哀伤。

吾家相国祠堂在,明日临风酹一杯。

注释:我家祖先曾经是相国(宰相),祠堂就建在此处,明天我将在秋风中祭奠一番。

赏析:

“行尽梅关不见梅,凌江南起画屏开。”首联写诗人到达岭南之后,所见的美景。“梅关”是粤东的名关,“凌江”是指珠江的支流——赣江。诗人说,经过梅关却看不到梅花,只见江面像屏风一样展开。这是诗人对岭南景色的感受。岭南多山,所以“山连桂广”;岭南多水,所以“水合浈昌”。颔联描写岭南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岭南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秋冷岭云收薄瘴,时清溪雨应馀哀。”颈联写岭南天气的变化和季节的特点。秋天的凉意使岭上的云雾消散,气候变得清新,不再有瘴气之患。随着雨季的到来,溪流中的雨水应该还残留着一些哀伤。这是诗人对岭南天气和季节变化的观察和描绘。

“吾家相国祠堂在,明日临风酹一杯。”尾联回到诗人自己的家乡,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说自己家中有一座相国的祠堂,就在岭南这个地方。明天我在秋风吹拂下,会来到祠堂前祭祀一番,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岭南山水风光的描绘和对家乡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岭南的天气变化和季节特点,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