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取今年重九日,封川水驿挂帆过。
秋风岭外黄花少,暮雨尊前白发多。
起接野僧谈梵典,卧听溪子和蛮歌。
少游款段成何事,至竟男儿是伏波。

【注释】:

  1. 封川县:今属广东省。
  2. 牛士良(典簿):官名,典簿是掌管文书的官,典簿牛士良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3. 重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之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和佩茱萸等习俗。
  4. 挂帆:指扬帆远行。
  5. 秋风:秋风凄厉。
  6. 岭外:岭南,指南方。黄花:指菊花,这里暗用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 尊前:酒杯之前,代指酒宴之上。
  8. 野僧:山野里的和尚。梵典:佛教经文。
  9. 溪子:山间小溪旁的歌女。
  10. 少游款段:少游,即苏轼(东坡),字子瞻。款段,原意是步行的样子,后多用来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
  11. 伏波:东汉名将马援的号。
    【赏析】:
    此为苏轼在惠州任太守时作。苏轼于元丰五年(宋神宗元丰八年)被贬到广东惠州。这首诗写于元丰六年(宋神宗元丰九年)重九佳节,诗人与典簿牛士良在封川水驿过重阳节,登高赏菊,饮酒赋诗。
    首联点题,说今年重阳节在封川水驿挂帆而过,暗示自己被贬惠州。
    颔联写重阳时节,秋风凄冷,岭南黄花稀少;暮雨绵绵,座中白发人更多,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以及仕途坎坷的痛苦。
    颈联写自己与山野和尚及小溪旁的歌女谈笑风生,听她们吟唱梵典和南音。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虔诚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尾联写自己的仕途之路,虽然历经坎坷,但终究是一个像汉代名将马援那样的英雄豪杰。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生感慨的七律。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流畅,感情深沉,表现了一个被贬官员的旷达胸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