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挂高枝湿暝烟,乞灵多是往来船。
雷轰古石犹遗迹,雨湿荒祠不记年。
护羽翠禽低隐竹,摇花白苇远粘天。
封侯万里吾今老,早办扁舟别计然。

【注】

次韵:即和韵。士良子毅:作者的朋友。刘大王庙:祀刘王的庙宇。唱酬:互相应和、酬答。纸挂高枝:指在树上悬挂的彩帛,用以祈福。暝烟:傍晚的烟雾。雷轰古石:指雷击过的古石碑。护羽翠禽:指翠鸟在竹丛中保护着雏鸟。摇花白苇:指风吹动芦苇摇曳如花。封侯万里:指被封为诸侯。吾今老:我如今已老了。计然:《汉书·货殖列传》记载:“管仲曰:‘吾闻贫在其中者忧也,忧则不寿。’万乘之国,千乘之家,所以莫不富贵而戚,有失必有败,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此处“早办扁舟别计然”,意谓及早办理离开朝廷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刘士良子毅登雷破岩刘大王庙唱酬之作。诗人先写庙前的景象,再叙庙中的传说,最后抒发自己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的情怀。

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组。前三句写庙前的景象,后五句写庙中的情景,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

“纸挂高枝湿暝烟,乞灵多是往来船。”首句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祈雨。纸挂在树上,说明此地有庙,而且此庙香火鼎盛;“湿暝烟”三字,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暗示出这里求雨的人很多。这两句写庙前景象,为下面写庙中之事作铺垫。

“雷轰古石犹遗迹,雨湿荒祠不记年。”第二句紧承上句,写庙中之事——求雨。“雷轰”、“雨湿”四字,既写出了雷声震耳欲聋、大雨倾盆的情状,又突出了庙中求雨之人之多,且时间之久。“犹遗迹”三字,不仅表明雷击过的古石还在,而且说明雷声依然回荡于庙中,使求雨之人久久不能离去。“不记年”三字,既表明庙中求雨之事延续多年,也表明庙主虔诚信神、诚心诚意地向神灵祈求。这两句写庙中之事,为下文写庙外之事张本。

“护羽翠禽低隐竹,摇花白苇远粘天。”第三联写庙外景象。翠鸟在竹丛中保护着雏鸟,白苇随风摇摆如花。这两句写景,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动静结合,富有韵味。

“封侯万里吾今老,早办扁舟别计然。”尾联写诗人自己。“封侯万里”三字,既是诗人仕途上的感慨,也是对朋友的劝慰。诗人虽然已年老体衰,但仍然希望像当年那样继续为官。“早办扁舟别计然”一句,既是对自己今后行动的具体规划,也是对朋友的勉励。“早办扁舟”,即早日离开官场,归隐田园。“别计然”三字,既指与计然告别,也暗含辞官之意,同时还有摆脱官场是非、回归自然的意思。

全诗以祈雨起兴,通过写庙前、庙中和庙外的景象及人物活动,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渴望归隐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