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声起洱河滨,君着先鞭我后尘。
山上安山犹远使,客中送客是愁人。
心随初日葵花转,眼看薰风荔子新。
细数归期同把酒,龙江梅信定先春。
诗句解析
1 棹歌声起洱河滨:描述船歌在洱河边响起,象征着旅途的开始。”棹声”代表船桨划动的声音,是旅行者与自然接触的直接方式,而”洱河”是中国云南省的一条著名河流。
- 君着先鞭我后尘:意指对方先行一步,自己跟随其后。”君”和”我”是对朋友或同伴的尊称,”着先鞭”比喻领先一步,”后尘”则是追随其后,表现了一种谦虚和学习的态度。
- 山上安山犹远使: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高山的向往,但同时感到距离遥远难以到达。”安山”可能是某种理想化的、遥不可及的山峰或目标,”使”在这里有推动、驱使的意思,表达了追求但难以实现的愿望。
- 客中送客是愁人:描述自己在异乡为客,不得不送别他人的情景,这种分离和离别常常带来深深的忧愁。”客中”即指在外居住的人,”送客”则是指送别朋友或者亲人,”愁人”强调了送别的情绪,增添了一层孤独与哀愁的情感色彩。
- 心随初日葵花转:以初日(清晨的太阳)和葵花作比,形容心情随着太阳的变化而变化,暗示着希望和期待的心情。向日葵总是面向阳光,象征积极向前的态度。
- 眼看薰风荔子新:描绘了夏日里新鲜荔枝的生动景象。”薰风”是暖风,荔枝在夏末成熟,果实丰满诱人,这两句诗展现了一种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季节变迁的敏感感受。
- 细数归期同把酒:表示要仔细计算回家的时间,并准备一同喝酒庆祝。”把酒”是古代饮酒的方式,通常指端起酒杯。这句话透露出期待与计划未来的意味。
- 龙江梅信定先春:这里的“梅信”可能是指梅花的信息或是梅花的形象。龙江是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诗人用梅来象征坚贞不屈的品质或春天即将来临的象征。
译文
棹声划破洱河的波纹,你如马先行我紧随其后。
山上的高山似乎还很远,让人心生向往。
在异乡送别友人让人愁绪满心。
我的心随着初升的太阳转动,眼前新鲜的荔枝让人欣喜。
仔细地数算回家的日子,我们共同举杯畅饮。
龙江的梅花信息预示着早春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旅途中的感慨。诗中的“棹歌声”、“洱河滨”、“山上安山”等元素,不仅勾勒出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转变。通过“君着先鞭我后尘”等句子,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尊敬和自身谦逊的学习态度。此外,诗歌中对自然的描写和对季节变换的感受,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悟。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