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竹冈头过乱村,白藤渡口出平原。
云南岭尽江光合,林邑潮通海气暄。
绿舞稻苗风剪剪,青肥梅子雨昏昏。
炎方风物新春异,吟罢长歌击酒尊。
【解析】
此首七绝是写景诗,描绘诗人经过安南即事时所见的山川景物。第一句点明地点;第二句写诗人过乱村;第三句写云南岭尽处江光合,写出了景色之壮阔;第四句写林邑潮通海气暄,写出了景象之壮观;第五句写绿舞稻苗风剪剪,青肥梅子雨昏昏,写出了物象之丰美;第六句写炎方风物新春异,写出了景物之新奇;末两句以吟咏长歌和击酒尊,表达了作者对安南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本诗前四句为写景,后两句为抒情,情景交融。
【答案】
译文:
刺竹冈头经过乱村庄,白藤渡口出平原。
云南岭尽处江光相接,林邑潮通海气蒸腾。
绿浪随风轻轻摇曳,青色梅子被春雨浸染。
南方风物新年别开生面,吟诗之后长歌击酒盏。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安南即事时所见到的景色。
诗的第一句“刺竹冈头过乱村”,交代了自己的行踪。刺竹冈头是地名,乱村是说村落多而杂。“乱村”二字写出了乱村的特点,也暗含了诗人的心境。
第二句“白藤渡口出平原”,白藤渡口也是地名,平原是说地势平坦。“白藤渡口出平原”,描写了诗人所经之地的自然景观。
第三句“云南岭尽江光合”,写出了景色之美。“云南”是今越南北部的国名,“岭南”指广东、广西一带。“云南岭”就是横断山脉,这里是指云南的山势。“江光合”指江水与日光相映成趣。
第四句“林邑潮通海气暄”,写出了景象之壮阔。林邑是古国名,这里泛指越南中南部地区,“海气暄”指海风温暖,写出了当地气候的特点。
五、六两句“绿舞稻苗风剪剪,青肥梅子雨昏昏”。写物象之美。“绿舞”指风吹稻苗的绿色波浪,“剪剪”形容波纹细长而有力。“青肥”指雨水滋养后的梅子,“昏昏”形容雨后天色昏暗。
七、八两句“炎方风物新春异,吟罢长歌击酒尊”。写自己的心情。“炎方”指炎热的地方,“新春”指春天。“异”字写出了景物的新颖。“吟罢长歌击酒尊”表现出了自己豪放的性格。
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