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穷愁老翰林,南归旅榇越山岑。
覆身粗有黔娄被,垂橐都无陆贾金。
稚子啼饥忧未艾,慈亲稿葬痛尤深。
经过相识如相问,莫忘徐君挂剑心。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的文天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以及对亲人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自挽
一世穷愁老翰林,南归旅榇越山岑。
覆身粗有黔娄被,垂橐都无陆贾金。
稚子啼饥忧未艾,慈亲稿葬痛尤深。
经过相识如相问,莫忘徐君挂剑心。
译文:
一生穷愁终成老翰林,南归时携带的棺木在越山之巅。
身上仅剩一点简陋的被子,口袋里空空没有钱财。
幼小的孩子因饥饿而哭泣,我内心的痛苦还未结束。
经过的人对我点头微笑,仿佛在问我是否还记得徐君。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晚年所作的《自挽》诗篇。全诗表达了他一生的困苦、无奈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诗中用“一世穷愁”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人的关心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中的“南归旅榇越山岑”一句描述了他晚年归乡的情景,以及他在越山之巅所面对的孤独和无助。这里的“越山”可能指的是他家乡附近的山峰,也可能是他在旅途中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的象征。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在诗中,文天祥用“黔娄被”和“陆贾金”来比喻自己的贫寒和无奈。黔娄被是一种粗布制成的被子,而陆贾金则是一种有钱的人才有资格使用的财物。这里用来比喻文天祥虽然生活困顿,但仍然保持着高尚的人格和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金钱和地位的不屑一顾,以及他对贫穷生活的坦然接受。
诗中的“稚子啼饥”和“慈亲稿葬”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家人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他担心年幼的孩子因饥饿而哭泣,因此内心痛苦未已;他也无法忘记为亲人办理丧事的痛苦。这两句诗句反映了诗人对家人和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关爱,同时也表现了他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者的责任和担当。
最后一句“经过相识如相问,莫忘徐君挂剑心”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和警醒。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记住他的精神和情怀,不要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忘记了曾经的恩情和承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