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酌曹溪水,地灵知佛国。
坐具展四山,弥天普法力。
群峰互蛇蜒,二溪交环翼。
梵境迥以幽,玄机涵峻极。
明镜本无台,恒河胡可测。
龙蜕湫已平,虎驯究逾侐。
旃檀袅林峦,十里丹艧饰。
上乘犹太虚,宁著相与色。
宝林逾千年,谁为善知识。
闻钟觉夙缘,真如非外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南华禅寺时所作的一首七绝。全诗以“游”字为线索,通过对寺院景物的描绘和对佛理哲理的领悟,抒发了作者游览南华禅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
首联:“一酌曹溪水,地灵知佛国。” 曹溪是南华寺所在之地,诗人在这里品尝了当地的泉水,感受到了这里的灵气。曹溪之水清澈透明,如同一面明镜,映照着佛国的庄严景象。这里所说的“地灵”是指这里的土地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感应佛国的奥秘。诗人在这里品味到的是一股清冽而甘甜的气息,仿佛能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颔联:“坐具展四山,弥天普法力。” 诗人坐在佛像之前,四周的山水仿佛在向他诉说佛法的力量。这股力量弥漫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诗人在这里领悟到的是佛法的无边无际和深远影响,它如同一座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颈联:“群峰互蛇蜒,二溪交环翼。” 南华山峦叠嶂,群峰交错,宛如一条条蜿蜒的长蛇在山林间舞动。两道溪流从山中流淌而出,相互环绕,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所描述的是南华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尾联:“龙蜕湫已平,虎驯究逾侐。” 南华寺内曾经有一条龙在瀑布中蜕皮,现在已经消失不见了。老虎也驯服了许多年,现在终于不再凶猛了。这两句诗描述了南华寺周围环境的变迁,从曾经的荒凉到现在的繁华,体现了人们对佛教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视。
尾联:“旃檀袅林峦,十里丹艧饰。” 寺庙内的旃檀树在林间生长,散发出阵阵香气。远处望去,一片丹红的树林装点着寺庙,增添了一份庄重与祥和。这里所描述的是南华寺周围的植被和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尾联: “上乘犹太虚,宁著相与色。” 南华寺是一个修行悟道的地方,人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追求心灵的解脱和提升。这里的一切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景象,而是虚幻的表象。在这里,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无法束缚我们的心灵,我们应该追求内在的修养和提升,而不是追求物质的享受和外在的装饰。
这首七绝诗通过对南华寺的景物描写和对佛理哲理的领悟,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提升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