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水呜咽,磨刀易出血。欲斩匈奴归,不顾刀头折。
男儿封侯多燕颔,此水照人人屡换。岂惟腥膻魂不食,铁骑过之亦流汗。
朝水流兮暮水流,汉人死尽胡人休。

【诗句解释】

  1. 陇头水:陇山之水,指代边关的河流。
  2. 呜咽:声音低沉而悲伤。
  3. 磨刀易出血:比喻在战争或困难面前要谨慎行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 欲斩匈奴归:想要击败匈奴,收复领土。
  5. 不顾刀头折:形容英勇无畏,即使面对危险也毫不退缩。
  6. 燕颔:形容人的下巴宽阔,象征有担当和勇猛的品质。
  7. 此水照人人屡换:这句话可能是指边塞的水土环境不断变迁,如同人的生命一样短暂。
  8. 腥膻魂不食:形容被侵略者所占领的地方,人们失去了对家园的归属感,变得麻木不仁。
  9. 铁骑过之亦流汗:形容军队经过边境时,士兵们都会感到疲惫不堪。
  10. 朝水流兮暮水流:表示边关的河水始终在流动,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11. 汉人死尽胡人休:形容战争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最终导致胡人退却。
    【译文】
    陇头水声声哀鸣,磨刀容易伤到手。想要打败匈奴回到家乡,却忽略了自己的安危。男儿应当封侯建功业,但这样的成就并非易事。这河流见证了无数人的命运变迁,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这条河。难道只有那些被侵略的民族才会感到恐惧吗?当我们的军队经过时,他们也会流下汗水。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这条河都在流淌着。那些被侵略的人们已经死去殆尽,而侵略者也只能暂时退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陇头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战争的描绘,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以及它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对民族英雄、边疆将士的赞美之情。这首诗以边关的水为背景,通过对水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