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舍邻萧寺,柴门隐竹丛。
榻容徐孺借,杯许故人同。
乱水秋逾碧,孤芳晚更红。
前溪垂钓处,已在月明中。

诗句释义与赏析:

留客
草舍邻萧寺,柴门隐竹丛。
榻容徐孺借,杯许故人同。
乱水秋逾碧,孤芳晚更红。
前溪垂钓处,已在月明中。

1. 草舍邻萧寺 - 描述了诗人所居之处临近一座萧寺(可能指萧山寺)。

  • 萧寺: 指的是佛教寺院,这里可能是诗人邀请客人的地方。

2. 柴门隐竹丛 - 描绘了诗人住所的简易和自然。

  • 柴门: 用木头搭建的门,较为简陋。
  • 竹丛: 竹林密集的景象,常用来象征幽静。

3. 榻容徐孺借 - 提到徐孺,一个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被借宿的情景。

  • 徐孺: 东汉末年著名隐士,以其学识和高尚品德著称。
  • 榻容: 表示房间足够容纳一张床。
  • 借: 借用的意思,表明诗人让客人暂时居住。

4. 杯许故人同 - 表达了与老朋友共饮的愿望。

  • 杯许: 允许或允许某人使用某物。
  • 故人: 老朋友,指曾经交往密切的朋友。
  • 同: 一起,共同。

5. 乱水秋逾碧,孤芳晚更红 - 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以及自然中的孤高之美。

  • 乱水秋逾碧: 形容秋季河流水面清澈如碧玉,水波不惊。
  • 孤芳晚更红: 指花朵在晚霞映照下更显艳丽,比喻诗人自己虽无大才但亦有独特之处。

6. 前溪垂钓处,已在月明中 - 描述了诗人所在之地有钓鱼的景致,且夜色已深。

  • 前溪: 前面的小溪,常有人在此垂钓。
  • 垂钓处: 垂钓的地方,此处指诗人的住处附近的水域。
  • 月明中: 月亮明亮的时候。这里的“中”字可能是笔误,意为明亮的天空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住所及其周边环境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接待以及对自然的赞美。首两句描绘出诗人住所的简单与宁静,为后面的活动铺垫背景。后四句则具体描绘了与客人共享的欢乐时光,以及夜幕降临时的宁静美景。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的谦逊好客和对友情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