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梁入洛久浮萍,十载间关住楚城。
室里蓬蒿秋自长,床头蟋蟀夜偏鸣。
家贫次骨今原宪,时事留心一贾生。
日暮樵苏犹未爨,起看山月照人明。
这首诗的主题是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事的关注。
赠淮南沈孟
游梁入洛久浮萍,十载间关住楚城。
室里蓬蒿秋自长,床头蟋蟀夜偏鸣。
家贫次骨今原宪,时事留心一贾生。
日暮樵苏犹未爨,起看山月照人明。
注释:
- 游梁入洛久浮萍:游历到梁州(今陕西)和洛阳,已经很长时间了。”浮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十载间关住楚城:在楚国(这里指中原地区)生活了十年,期间经常搬家。”间关”形容生活不安定。
- 屋里蓬蒿秋自长:家里到处都是蒿草,到了秋天自然长得很高。”蓬蒿”指的是屋外的蒿草。
- 床头蟋蟀夜偏鸣:晚上躺在床上,蟋蟀的声音特别响亮。”蟋蟀”是一种昆虫,常在夜间发出声音。
- 家贫次骨今原宪:家境贫穷,像孔子的原宪一样过苦日子。
- 时事留心一贾生:关注国家大事,像汉文帝时期的贾谊那样关心国家兴亡。
- 日暮樵苏犹未爨,起看山月照人明:傍晚回家做饭时,看见山中的月亮明亮。”樵苏”指的是柴火和饭锅,”未爨”意为还未煮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首句描绘了游梁入洛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长期的漂泊无定。接下来的四句则描述了家中的环境和生活状况,通过”蓬蒿”和”蟋蟀”等意象,传达了生活的艰辛和对家的思念。最后两句则是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全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和关注时事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