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万玉碧氤氲,登陟曾探石室文。
古洞玲珑通日月,虚岩窈窕护风云。
行空岂受秦人策,幻住元从净土分。
只恐灵山复飞去,真如那肯近声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飞来峰”是一句诗,写诗人登临所见。这一座山峰高耸入云,巍峨挺拔,直插霄汉,令人神往。“何来万玉碧氤氲,登陟曾探石室文。”这两句是说:这飞来峰,多么神奇!它那层层叠叠,一色葱茏,真可谓万玉攒聚,郁郁葱葱。登上山顶,我曾在山岩间探寻过古代文人学士留下的石室遗迹;“石室”,指岩石间凿出的洞窟,古人在此居住、读书、作画等。

“古洞玲珑通日月,虚岩窈窕护风云。”这两句是说:在这飞来峰上,有一片古洞,洞中明亮通透,仿佛能通到天上的日月星辰。又有一片空旷的岩石,幽深窈窕,仿佛能护卫着天风云气。这里,作者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飞来峰的神奇美妙,使人感到飞来峰真是名不虚传,实至名归。

“行空岂受秦人策,幻住元从净土分。”这两句是说:在这茫茫的宇宙之中,我的身躯飘浮不定,哪里会有什么约束呢?我幻化成佛,本来就从清净的佛法中产生出来。

“只恐灵山复飞去,真如那肯近声闻。”这两句是说:我担心,当我修炼到最高境界时,又要像当年一样飞升而去。而佛祖所追求的境界,又哪能接近于世俗之人的耳闻目见呢?这两句是说:在修行过程中,我害怕自己又要像当年那样飞升而去,而佛祖又怎么会满足于世俗之人的耳闻目见呢?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游人在飞来峰的观感,表达了诗人对佛门圣地的向往及对佛教教义的理解。首联写登峰望景,颔联写峰顶胜景;颈联写佛光普照,尾联写心志难移。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清幽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