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海天白,罗浮云气重。
诸山皆隐跃,独现老人峰。
雨足新溪水,苔封古寺踪。
当时茅屋上,应长几株松。
望罗浮
日暮海天白,罗浮云气重。诸山皆隐跃,独现老人峰。雨足新溪水,苔封古寺踪。当时茅屋上,应长几株松。
译文:
夕阳西下,海天相接,一片白色。在罗浮山,云雾缭绕,山峰隐约可见,只有老人峰格外引人注目。雨水滋润了新溪的水,使得溪流更加清澈。而古寺的遗迹被青苔覆盖,显得更加古老。想象当初那简陋的茅屋之上,应该已经长满了数株松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首联通过“日暮”和“云气重”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颔联则用“诸山皆隐跃”来形容罗浮山的秀美和神秘,同时“老人峰”的提及也暗示了这座山的特别之处。
诗人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互动被进一步强调。雨水滋润的新溪与青苔覆盖的古寺,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尾联的哲理意味更显深沉,诗人以“茅屋上长几株松”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对简朴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罗浮山的自然之美,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