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扬旌去,胡为弃甲旋!
名城空绣错,故老尽株连。
百折终何补,千秋倘复怜!
亦知收烬易,萧索愧金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生还四首”的译文和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作答。
【答案】
(1)本以扬旌去,胡为弃甲旋!
译文:本来准备挥舞着军旗离去,为什么却放弃铠甲逃回?
注释:旌,旗;甲,指铠甲。扬旌去、弃甲旋,表现了诗人从前线退下来时的两种不同的心理变化。
(2)名城空绣错,故老尽株连。
译文:京城中只有残破的宫殿与被毁坏的民房,而那些无辜的老人却因此遭到株连。
注释:名城,即洛阳;绣错,用彩线绣制的花纹;株连,因一人犯罪而牵连他人。
(3)百折终何补,千秋倘复怜!
译文:历经磨难,百折不挠,但终究不能挽回国家的命运,千年后或许还有人同情吧!
注释:百折,指多次失败;怜,哀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
(4)亦知收烬易,萧索愧金钱。
译文:也知道收拾残局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我惭愧于自己只是靠金钱来维持生活。
指战争后的废墟;萧瑟,形容萧条零落的景象。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