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谢风流谁更传,雄文廿载国门悬。
胡床高踞谈经日,汉室初徵射策年。
每拟珊瑚为架笔,雅闻缨组并当筵。
岂知把臂蓬壶外,江左衣冠傲昔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赠徐闇公年丈三首》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王、谢风流谁更传,雄文廿载国门悬。
- 注释: 王、谢:指的是东晋时期的两位大家族王导和谢安。他们以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著称于世,被后人称赞为“风流”。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王、谢两家的赞赏,认为他们的风采和才学无人能及。同时,也暗指了对方在文学上的造诣。
胡床高踞谈经日,汉室初徵射策年。
- 注释: 胡床:一种轻便的坐具,类似于今天的藤椅或竹椅。谈经:讨论儒家经典。汉室:指的是汉朝时期,这里代指对方。征:选拔人才的方式,射策是一种应试方式,即抽签决定回答的内容。
-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对方长时间坐着胡床(相当于现代的椅子),专心致志地谈论儒家经典的情景。同时,还提到了对方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开始参与选拔人才的制度,即通过射策的方式来选拔人才。
每拟珊瑚为架笔,雅闻缨组并当筵。
- 注释: 珊瑚:一种珍贵材料制成的笔架。缨组:古代的一种头饰,由丝线编织而成。当筵:在宴会上。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方喜欢用华丽的笔架来放置笔,同时也听说过对方的头饰非常讲究,与宴会上的场景相得益彰。
岂知把臂蓬壶外,江左衣冠傲昔贤!
- 注释: 蓬壶: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把臂:表示亲近。江左:古代长江以东的地区,这里指代江东地区。衣冠:指的是文人士大夫的服饰。傲昔贤:自傲曾经的贤人。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方虽然在江东地区有着卓越的成就,但并不满足于现状,认为自己仍比过去的贤人更为优秀。这里的“傲昔贤”既表达了自信,又透露出对对方成就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