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箭东南横得名,飞来龙剑却争鸣。
谁云四海同科第,自是中原一社盟。
悬榻君应称快事,乘槎我亦叹劳生!
他年若遂莼鲈兴,拟共山阴道上行。

《赠徐闇公年丈三首》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诗作,由张煌言创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及赏析:

诗句详解与翻译

  1. 竹箭东南横得名,飞来龙剑却争鸣
  • 竹箭东南横得名:描述竹子在南方生长得名符其实,因为其生长方向为东南,象征着向阳和生命力。
  • 飞来龙剑却争鸣:比喻徐闇公像飞来的龙剑一样,具有非凡的才能,且彼此之间竞争激烈。
  1. 谁云四海同科第,自是中原一社盟
  • 谁云四海同科第:表示人们常说全国各地都考取功名,但实际并非如此。
  • 自是中原一社盟:强调徐闇公在中原地区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类似于其他士人团体的中心人物。
  1. 悬榻君应称快事,乘槎我亦叹劳生
  • 悬榻君应称快事:形容徐闇公能高居其位,享受众人的敬仰,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 乘槎我亦叹劳生:表达诗人自己虽然也有所作为,但却感到劳累不堪。

注释与赏析

  1. 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明朝末年的抗清英雄,杰出的南明兵部尚书。他以诗文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2. 《张苍水集》:收录了张煌言的许多诗文作品,展示了他的文学成就和战斗生涯中的质朴悲壮风格。
  3. 崇祯时举人:在崇祯帝统治时期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的人。
  4. 南明兵部尚书:在南明期间担任军事部部长的重要职位。
  5. 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表达了张煌言在被俘后英勇牺牲的悲壮情景。

《赠徐闇公年丈三首》不仅描绘了徐闇公的卓越才情和崇高地位,也体现了诗人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张煌言的爱国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