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生了不解宜春,梅笑重惊物候新。
俗入秦余疑近古,时从夏正识生寅。
土风薄似村醪恶,海错鲜兼寒具陈。
野草年年依旧发,王孙何许一沾巾!

人日立春客湄岛二首

赏析张煌言《人日立春客湄岛二首》诗句与意境

  1. 诗篇原文
    劳生不解宜春,梅笑重惊物候新。
    俗入秦余疑近古,时从夏正识生寅。
    土风薄似村醪恶,海错鲜兼寒具陈。
    野草年年依旧发,王孙何许一沾巾!
  2. 翻译注释
  • 劳生的不解宜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不适应和疑惑。
  • 梅笑重惊物候新:梅花盛开,给大地带来新的生机。
  • 俗入秦余疑近古:描述地方习俗接近古代,给人一种古老之感。
  • 时从夏正识生寅:根据夏历推算,知道现在是寅年。
  • 土风薄似村醪恶:形容当地风俗简朴,像农家酿制的酒一样不美味。
  • 王孙何许一沾巾:王孙即贵族后代,他们为何如此悲伤落泪?
  1. 赏析讨论
  •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季节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通过对比古今、自然与人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时代变迁的敏感。
  •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梅笑重惊物候新”中的梅花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野草年年依旧发”则反映了自然的永恒与不变。
  • 通过对当地风俗的描述,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与迷茫。
  1. 创作背景
  • 张煌言是明朝末年的著名文人和抗清英雄,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此诗可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面对国难家忧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民族未来的忧虑。
  1. 文化价值和影响
  •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张煌言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价值观。它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明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1. 后世评价
  • 张煌言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他的作品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