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沧波明镜函,火珠独见烛龙衔。
鲛人夜贡珊瑚树,云母春开锦绣帆。
金谷未须夸富贵,瑶池应不隔仙凡。
自来三五传柑胜,莫惜霞觞付酒监!

《海上观灯,限「十五删」、「十五咸」二韵》是明代诗人张煌言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述海上观灯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首句“极目沧波明镜函”描绘了一幅辽阔无垠的海洋景象,如同一面明净的镜子,充满了诗意。这里的“沧波”指广阔的海水,“明镜”比喻海洋的美丽与宁静,而“函”则暗示了海洋的深邃和神秘。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海洋的自然之美,也预示着接下来对海中奇观的描写。

第二句“火珠独见烛龙衔”中的“火珠”和“烛龙”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神秘和力量。这里将火焰比作明珠,烛龙则被描绘为守护海洋、带来光明的存在。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视觉效果,也暗示了海洋在夜晚的神秘与美丽。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海洋的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世界中。

第三句“鲛人夜贡珊瑚树”中,“鲛人”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鲛人,他们居住在海底,与珍珠有不解之缘。“珊瑚树”则是对海洋中珊瑚礁美景的一种赞美。这里的“贡”字表明了鲛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这句诗通过描绘鲛人的活动,进一步展现了海洋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第四句“云母春开锦绣帆”中的“云母”是一种珍贵的矿石,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锦绣帆”则是指装饰华丽的帆船。这句诗以云母春开来形容帆船的美丽,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这句话也暗指了航海者在海上航行时的愉快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第五句“金谷未须夸富贵”中的“金谷”通常被视为富贵的象征。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即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发现美好,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这种思想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即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六句“瑶池应不隔仙凡”中的“瑶池”是古代神话中王母娘娘的居所,被视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这句话用瑶池来形容海洋的美,意味着海洋的美丽是如此超凡脱俗,以至于它超越了凡人的想象。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极高评价,也表达了他对于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自来三五传柑胜,莫惜霞觞付酒监!”中的“三五”可能指的是特定的节日或庆典,“柑”在这里指的是柑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节日庆典的喜爱之情,他鼓励大家珍惜这种欢庆的时刻,不要吝啬自己的欢乐和热情。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总能保持积极的心态。

限「十五删」、「十五咸」二韵》不仅是一首描绘海上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文精神的作品。诗人通过对海洋的生动描绘,传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激之情。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赏析,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才华,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