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蒙尘近十秋,每怀若作济川舟。
公卿宁忆朝元暮,士庶空余思汉讴。
报越有君谁共难,椎秦无力独胜愁。
螭龙岂是池中物,文叔当年自谓刘。
《海上二首》是明朝诗人张煌言的组诗作品,其中第二首为:
屈指蒙尘近十秋,每怀若作济川舟。
公卿宁忆朝元暮,士庶空余思汉讴。
报越有君谁共难,椎秦无力独胜愁。
螭龙岂是池中物,文叔当年自谓刘。
诗句译文:
- 岁月漫长如尘埃:表达了时间流逝,自己已接近十年未见到朝廷的景象。
- 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如何济世:表达了作者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希望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和愿望。
- 公卿们是否还会记得汉朝的事情:反映出作者对历史的关注,希望看到历史的变迁。
- 士人和庶人只能在诗歌中怀念汉朝: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 报恩的人有谁能与我共同承担国难: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危难时刻,渴望有人能够与他共同承担重任的迫切心情。
- 我独自面对困难和忧愁:反映了作者在国家危难时的孤独和无助感。
- 真正的龙不是池塘里的生物: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看法,即真正的英雄不会被局限在池塘里。
- 文叔当年自认为就是汉高祖刘邦:表明了作者对自己身份的肯定,以及对汉朝英雄的敬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他坚定的抗清立场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中的“屈指蒙尘近十秋”表达了岁月蹉跎之感,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过去的回顾,感叹时光飞逝。“每怀若作济川舟”则表达了作者随时准备投身救国行动的决心,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情感丰富,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也有对个人抱负的追求,展现了一位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操和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