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妇死津头,津亦名「妒妇;」少女相经过,风雨不得渡。
或为蓬垢颜,窃恐逢彼怒。古云粥仓庚,可以疗此痼;
惜哉彼妇愚,虽死犹弗悟!
【注释】
妒妇津:即妒妇津头,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北。
相过:指少女往来经过此处。
蓬垢颜:蓬乱肮脏的面容。
彼:指妒妇。
古云粥仓庚:古人说,用饴糖来治疗相思病。
【赏析】
这是一首写妒妇的故事。诗中写了妒妇的美貌、妒妇的凶横、妒妇的嫉妒和妒妇的下场。
首句“妒妇死津头,津亦名妒妇”。点明妒妇的凶相,是“津”的别称。“妒妇”二字一语双关,既指妒妇本身,也指妒妇所居的地方。“死津头”,是说妒妇死在黄河之滨,而“名妒妇”则是说人们给这个地方取名为妒妇津,可见其凶恶。这一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写妒妇的凶横作了铺垫。
次句“津亦名 妒妇;”承上启下,说明人们给这个地名取的名字,正是“妒妇”的意思。这句是全诗的中心句,也是关键句。“名”字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命名。从字面上看,它的意思是“把‘妒’字作为名字”;但实际上,这里却是指“把 妒 字作为地名”。
第三句“少女相经过,风雨不得渡。”写妒妇津上的少女们要渡过黄河去,却被妒妇挡道,她们无法过去。这一句是对第二句的具体化,进一步写出妒妇津的凶残。
第四句“或为蓬垢颜,窃恐逢彼怒。”写一些被妒妇拦着不能过去的少女们,蓬头垢面,害怕遇上妒妇发怒。这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它既照应了前文所写的妒妇津凶残的形象,又引出下文对妒妇的心理和行为的描写。
第五句“古云粥仓庚,可以疗此痼;”是全诗的重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古代有位贤人说过,用饴糖来治相思病是最理想的方法。因为“仓庚”是一种鸟雀,这里用来借代相思之鸟,所以说“可以疗此痼”。这句诗既是对前面妒妇津凶残形象的概括,又是对后面妒妇行为的总结。诗人通过这一层意思,使全诗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末句“惜哉彼妇愚,虽死犹弗悟!”是全诗的收尾。这一句是全诗的重点,同时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可惜那妒妇太愚蠢了,即使死了,也不觉悟自己的过错。这句诗既是对前面妒妇行为的总结,又是对后面妒妇的结局。它使全诗的思想内容得到了深化。诗人通过这一结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这首诗的思想性大大增强。
这首诗在结构上是很有特点的,它采用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写法,将事件的发生放在人物身上,让事件自然地发展,最后由人物来结束全诗。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写法,使全诗显得紧凑集中。在表现手法上,它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前四句都是写妒妇津的凶恶,后四句都是写妒妇津的美丽和贤人的良苦用心。这种对比,使全诗的思想感情更加强烈、鲜明、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