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重意气,定交在班荆;
忽忽经乱离,风雨晦鸡鸣。
得友剡洲上,倾盖襟已横;
一奏兰薰曲,相辞戒北征。
青峰千万仞,家枕古榕城;
将归省松菊,宁为猿鹤惊!
琼琚鲜杂佩,何以赠君行?
屋梁一片月,三山两处明。
珍重陈孺子,善刀俟汉兴!
【注释】
1.三山:即福建建宁府。陈文生还:陈文,名文起,字子云,晋陵无锡(今属江阴)人。曾随祖迁居上虞。
2.重意气:重视意气相投的朋友。班荆:以布巾为席地坐。《三国志·蜀志·关羽传》裴松之注引《傅子》:刘备与关、张置酒于草堂,关二曰:“今日得与君等相会,俱在微贱,幸逢大难,骨肉也,何嫌数哉?”于是誓言而别。
3.忽忽:心神不定的样子。经乱离:经历了动乱的年月。
4.风雨晦鸡鸣:《庄子·盗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是世之所以不治也。”陆德明释文:“晦,古惠反。”李善注引郭象曰:“言风雷雨晦,则鸡不鸣矣。”
5.得友剡洲上:得,语助词。剡洲,在今浙江嵊县东南。
6.倾盖:指把车盖放倒。襟已横:谓衣襟敞开。《左传·庄公三年》:“齐侯使请战,公孙无知应之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对曰‘朝不及夕’。使展禽聘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未之过也;若可,亦唯命是从。其如君何?诸侯莫不希望君之疾驱也。’”
7.兰薰曲:琴曲名。
8.青峰千万仞:山峰高峻如青色的屏障。《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逸注:“青壁千仞,不可极见。”
9.古榕城:榕城,福州的别称。
10.将归省松菊:将要回去看望松竹菊花。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11.猿鹤惊:猿鹤因主人远去而惊骇不安。
12.琼琚:玉佩。
13.珍重陈孺子:珍重的话是说陈文的儿子陈孺子。
14.善刀俟汉兴:好刀待汉朝兴起之时再用。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是诗人送别陈文生还建宁三山所作。全诗分上下两部分,前四句写送别的场面和心情;后八句写离别后的祝愿。
开头两句,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重视和友谊的深厚。“重意气”,表明诗人重视志同道合的朋友,愿意结交那些有志趣相投的人。“定交在班荆”,用典表达与陈文的友情深长。东汉初年,刘秀派大将岑彭征讨赤眉军时,在宜阳白水亭设宴款待岑彭,并命他坐在主位上。席间岑彭表示自己与刘秀同生共长,愿以死报效,刘秀十分高兴。后来刘秀即位,封岑彭为武信君,并赐给他一件绣有“班”字的衣服,让他穿上它来坐卧,这就叫“班荆”。所以“班荆”一词,就是形容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交情。
中间四句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期望。“忽忽经乱离,风雨晦鸡鸣”,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情。“风雨晦鸡”,暗点诗人送别友人的背景是在风雨晦静的夜晚。“家枕古榕城”,写诗人要回家了。“青峰千万仞”,“家枕”,指家乡。“古榕城”代指福州。诗人在临别时嘱咐友人“将归省松菊”,希望友人能早日回到他的故乡去,享受清闲自在的生活。
最后八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将归省松菊”,诗人叮嘱他要回去看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诗人希望自己能像“猿鹤”一样安然自得,不要因为离别而感到惊恐不安。“琼琚鲜杂佩,何以赠君行”,意思是说,你身上佩带着这么多的珍宝,用什么来赠送给远行的你呢?这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也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是一首情真意切、脍炙人口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