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国既飘摇,家门遂颠覆;感此多难心,欲泣不成哭。
我生实数奇,乾坤方百六;猰貐满中原,赤灵社已屋。
逋臣骨可糜,岂敢惜孥戮!所悲诸父行,班白撄三木。
女兄与所天,株连遭拲梏;幸或作流人,否恐登鬼箓。
徲子竟何辜?十载尚淹狱。仳离有寡妻,墨幪兼缁帼。
国亡家亦亡,我固甘湛族;迩闻告密风,旧游复被录。
白虹惨欲垂,黄金贫莫赎!天地岂不宽,谁念忠之属!
唯应千秋名,芬芳追王蠋;洒涕慰亲朋,安知此非福!
【注释】:
虏庭:指金朝统治者在北方建立的政权。
余倡义:指作者从军起义。
累及:牵连到;祸及。
旦开告密之门:早晨开门迎接告密者,指作者受到诬陷。
猰貐:野兽,此处借指敌人。
逋臣:流放的罪人。
班白:头发斑白;形容老年人。撄:碰。三木:古代拘押犯人时用木做的刑具。
女兄:妻子。所天:指配偶。株连:牵连。拲梏:捆绑、拘禁。
徲子:被流放的儿子。
墨幪:墨染的头巾。缁帼(zī gé):黑色的头巾。
国亡家亦亡:国家灭亡了,家庭也完了。湛族:同宗之人都被杀戮。
旧游复被录:以前的朋友又受到牵连。录:通“录”,记录。
白虹惨欲垂:形容形势危急。
黄金贫莫赎:用黄金来赎回自己的清白。
王蠋(zú):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为忠于君而自杀。
千秋名:千年的美名。
洒涕慰亲朋:为家人流泪以安慰他们。洒涕:流泪。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揭露和控诉民族压迫、阶级剥削的檄文,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以及对人民的同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强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中作者自述因从军起义而被诬陷、迫害,以及全家被杀,亲人受牵连的痛苦遭遇。他痛斥敌人残暴不仁、灭绝人性的行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首联写因从军起义而遭诬陷、迫害。颔联写全家被杀、亲人受牵连的痛苦遭遇。颈联写敌人残暴不仁、灭绝人性的行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尾联写自己虽然遭受冤屈,但仍然坚持斗争,不怕牺牲。
全诗通过揭露和控诉敌人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坚定信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诗人的语言朴实、情感强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