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县孤墅,村居倚夕阳。
过山窥昧谷,望日认扶桑。
晓圃葵榴竞,秋田粳稌香。
东坡近为政,欲避盖公堂。
【注释】
西坡:指黄州。为程正夫赋:即赋《西坡》。西坡:指黄州东坡赤壁。苏轼谪居黄州,曾自号东坡居士。程正夫:字致道,江西丰城人,官至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他与苏轼友善,常相过从。此诗是作者在元祐二年(1087)被贬黄州时作的。石路:指石涧驿。县孤墅:指石涧驿附近村落。倚:依。夕阳:落日。过山窥昧谷:越过山岭眺望山谷。昧谷:地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望日认扶桑:看太阳露出地平线。扶桑:东方初升的太阳,也代指日本国。晓圃:早上园圃。竞:争艳。秋田:秋天的田野。粳稌:粳稻,泛指稻子。
【赏析】
此篇是苏轼被谪黄州时所作。诗写景抒情,意境开阔,情思缠绵,寄寓着词人的身世之感。全篇用比兴手法,将景物与人物巧妙结合,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深。
首联两句写石涧驿附近的村舍。“石路”,指石涧驿附近的小道。石涧驿,在今湖北黄安县西南,古称石门,有石路可通,故曰“石路”。孤墅,一说是孤峰上的别墅,一是说孤独的房屋,都是形容偏僻冷落之地。“村居”,指隐居于此的人。“倚夕阳”,是说夕阳西下,映照在村庄之上。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僻静、清幽。
颔联两句写越过山岭,眺望山谷。“过山”,指越过山岭,“窥昧谷”是说向山岭那边望去。“昧”,昏暗不明之意;“谷”指山谷;“扶桑”指东方初升的太阳。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远眺山谷时的所见所感。“暗谷”,既点出“昧”,又写出了山高林密、天色昏暗的景象。“认扶桑”,暗喻看到太阳升起,又写出了日出时分,阳光初照、天光渐明的景色。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远眺山谷时的所见所感,又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关心。
颈联两句写早晨园圃的美景。“竞”,指争奇斗艳。“竞”是动词,意思是相互竞赛,争夺胜败。“葵榴”泛指花卉植物,这里指菊花和石榴花。这两句写出了园圃里的美景。“畦”,菜地。“畦”是量词,用来计量菜地的面积。“畦”是名词,表示菜地里种植的蔬菜。“竞”,动词,意思是互相竞争,争夺优势。这两句写出了园圃里的美景。这两句写出了园圃里的美景,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两句写出了园圃里的美景,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尾联两句写秋田里的美景。“近”是动词,意思是即将发生的意思;“为政”,治理政事,这里指任用官吏。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即将担任官职的心情。“避盖公堂”,意思是避开盖棺论定的公堂。“盖公”,指汉末名臣曹操,他曾说过“设帐施坛,好学乐道”(《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将要出任官职的心情。这几句既写出了诗人将要出任官职的心情,又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关心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石涧驿周围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自己即将出任官职心情的复杂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自己遭遇的哀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美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