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踏软红尘,闲居江上村。
养鱼宽凿沼,爱竹别移门。
月色侵书幌,山光入酒樽。
我惭行役扰,犹未卜田园。
这首诗是孙景翔的一首隐逸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厌踏软红尘,闲居江上村。
- “厌踏软红尘” 表达了对尘世繁华的厌倦。孙景翔可能经历了社会的浮华与喧嚣,因此他向往宁静的生活。
- “闲居江上村” 描述了他的居住环境——在一个宁静的村庄里过着悠闲的生活。这里的江上村可能意味着远离了都市的喧嚣,提供了一个适合隐居的好地方。
- 养鱼宽凿沼,爱竹别移门。
- “养鱼宽凿沼” 描绘了他如何利用自然条件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在池塘中养鱼可能是为了观赏,也可能是为了获得食物。
- “爱竹别移门” 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追求。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他通过移动门以引入更多的竹子,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尊重。
- 月色侵书幌,山光入酒樽。
- “月色侵书幌” 描述了月亮的光芒透过窗户照进屋内的情景。这个细节可能象征着诗人在夜晚的思考或写作。
- “山光入酒樽” 则表现了山景的美丽和宁静,它被带入了酒樽之中,成为了一种美的体验。这里的山光可能指的是远处山峰的景色,或者是近处的山石和流水等自然元素,它们都被赋予了诗意。
- 我惭行役扰,犹未卜田园。
- “我惭行役扰” 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忙碌生活状态的反思。他可能感到自己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而无法享受真正的安宁。
- “犹未卜田园” 反映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渴望。尽管他可能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但他的内心仍然对传统的田园生活抱有憧憬,这可能与他的个人价值观和审美观念有关。
这首诗通过描绘孙景翔的生活场景和他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他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如月色、山光、养鱼、养竹)也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和谐、宁静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