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江村归梦长,又从客里过端阳。
石榴轻闪风前色,山艾时飘苑外香。
竞水数舟那更急,穿花双蝶故多忙。
儿童不省官中好,犹插朱符说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五月江村归梦长,又从客里过端阳。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这首诗的第一句描述了作者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回到故乡的江村,与亲人团聚的情景。这里的“归梦长”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石榴轻闪风前色,山艾时飘苑外香。
诗人转向描述端午节的其他习俗和活动。石榴是一种常见的水果,端午节时,人们会将石榴放在风前,使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山艾则是一种草药,端午节时,人们会采集山艾叶,将其悬挂在门前,以驱邪避疫。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具体风俗,还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喜悦和欢乐。

竞水数舟那更急,穿花双蝶故多忙。
端午节时,人们还会举行划龙舟比赛。这里的“竞水”形容了龙舟比赛的激烈场面。而“双蝶”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场景。这里的“故多忙”暗示了人们忙于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无暇他顾。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氛围和人们的忙碌状态。

儿童不省官中好,犹插朱符说故乡。
对于一些远离家乡的人来说,端午节可能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仪式。他们可能无法理解这些习俗的意义,甚至认为这些活动只是浪费时间。但是,对于家乡的孩子来说,端午节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他们穿着红色的衣物,戴着彩色的头饰,手持着朱符,欢欢喜喜地向父母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儿童”代表了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而“朱符”则是端午节特有的象征物,代表着驱邪避疫的意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氛围和人们的欢乐心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