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都消笔砚间,偶因行乐到松关。
秋声不尽萧萧叶,夕景无多淡淡山。
蛩响寒斋僧自定,苔荒深院客常闲。
已知身世俱成幻,莫叹西风鬓易斑。
【解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幅清幽闲静的画面:日落时分,诗人漫步于西崦山间,欣赏着秋色和夕景,聆听着蛩音,体味着岁月不居、人生短暂之感。全诗意境优美,语言平淡,风格清新自然。
“行乐过西崦”点题,表明这是一首游赏山水之作。“白日都消笔砚间”,意思是说,白日里,笔墨之间,也显得有些无聊。这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深意。作者在此处巧妙地运用了“都消”这个词语,既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寂寞,又流露出对闲情逸趣的向往之情。“偶因行乐到松关”,意思是说,偶尔因为游玩的缘故,来到了松林之关。“松关”指的是通往松林关的山路,这里暗指作者游山玩水的情景。这里的“松关”,既是实指,又是虚指;既是作者眼前的景色,又是他内心的愿望。
颔联两句中“秋声不尽萧萧叶”与“夕景无多淡淡山”都是采用借景抒怀的手法,表现了作者的孤寂感。“秋声不尽萧萧叶”中的“秋声”是指自然界的声音,如秋风、落叶等。在这里,作者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夕景无多淡淡山”中的“夕景”同样是指自然界的景象,如夕阳、远山等。这里,作者用“无多”“淡淡”来形容这些景象,既表现了它们的美丽和宁静,又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美景的留恋和不舍之情。
颈联两句中“蛩响寒斋僧自定”与“苔荒深院客常闲”都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蛩响寒斋僧自定”中的“蛩”指的是蟋蟀,是一种昆虫。在这里,作者通过描写蟋蟀发出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同时,“僧自定”也暗示了僧人在夜晚独自修行或诵经的情况,这进一步增加了诗句的意境和深度。“苔荒深院客常闲”中的“苔荒”是指院子里的青苔已经长满了,显得有些荒凉。而“客常闲”则表示客人总是悠闲自在,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忙碌。这里,作者通过描绘院子的状况和客人的状态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两句中“已知身世俱成幻”与“莫叹西风鬓易斑”都是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认识。“已知身世俱成幻”中的“身世”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和经历。在这里,作者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于生命的无常和短暂性的认识。而“莫叹西风鬓易斑”中的“西风”则代表着衰老和凋零。在这里,作者通过设问的方式告诫人们不要感叹自己的衰老和凋零。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认识。
【赏析】
《行乐过西崦》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幅清幽闲静的画面:日落时分,诗人漫步于西崦山间,欣赏着秋色和夕景,聆听着蛩音,体味着岁月不居、人生短暂之感。全诗意境优美,语言平淡,风格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