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外西山翠结层,鸣驺未动意先登。
阴云漫欲低平野,病眼遥能认泰陵。
曾负少年悲作客,细寻往事得逢僧。
钟山紫气东南在,秋晚凭高思正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表达了他在拜谒陵墓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感慨。下面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
诗句解读及赏析:
1. 寺外西山翠结层,鸣驺未动意先登。
- 注释:寺外西山的翠绿层层叠叠,还未打马前行,心中已有登上山陵的打算。
- 赏析:此句描绘了作者在前往陵墓的路上,远观西山景色时的所见和所感,展现了他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期待与激动心情。
2. 阴云漫欲低平野,病眼遥能认泰陵。
- 注释:天空中的阴云密布,仿佛要将整个平原都笼罩起来,尽管视力不佳,却仍能隐约辨认出泰陵的位置。
- 赏析: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阴云形容得有如有意压低平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泰陵的渴望以及在艰难条件下依然坚持前行的坚定意志。
3. 曾负少年悲作客,细寻往事得逢僧。
- 注释:曾经因为年轻时候离家为客,而感到悲伤;现在细细回忆过去的往事,却意外地遇到了一位僧人。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作者从青年时期的离乡背井到晚年的重归故乡的心路历程。通过“悲作客”和“逢僧”,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希望。
4. 钟山紫气东南在,秋晚凭高思正腾。
- 注释:钟山(即南京的钟山,又称钟山风景区)的紫色云雾弥漫在东南方向,秋天傍晚时分,我独自凭高远望,思绪飞扬如同要腾空而起。
- 赏析:最后两句描写了作者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时的情景,通过“钟山紫气”“秋晚”“凭高”等词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思正腾”也寓意着作者内心的自由飞翔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在不同阶段的心境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