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意气竟何为,无禄无田最可悲。
赖有声名消不得,汉家乐府盛唐诗。
【注释】
平生志意:指高青丘生前的志向。为:表现。无禄:不得官,没有俸禄。最可悲:最为可悲的是。赖有:幸亏,幸好。声名消得:名声被消除了。汉家:指唐朝。乐府:古代音乐性的行政机构。盛唐:唐朝中后期的鼎盛时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友人高季迪而作的。高青丘,字季迪,诗人早年的朋友,曾与李白结为金兰之好。开元十四年(726)春,李白从长安赴梁、宋一带游历时,与高季迪同游梁州,并作此诗。
第一句“平生志意竟何为”,意思是说,自己一生的志愿抱负究竟为了什么?这里诗人以反诘的语气表达内心的悲凉与失望。这一句既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也是对高季迪不幸遭遇的同情。
第二句“无禄无田最可悲”,这是对高季迪的不幸遭遇的具体写照,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痛惜之情。
第三句“幸有声名消不得”中的“幸”字,表明诗人对朋友境遇的感慨与惋惜。这里的“声名利禄”,指的是高季迪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名誉;“消得”则是说这种地位和名誉无法挽回。这句诗既写出了高季迪不幸遭遇的现实,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境遇的深切同情。
第四句“汉家乐府盛唐诗”,是对高季迪诗歌创作的高度评价。汉乐府是汉代的音乐性行政机构,负责收集整理民间歌谣和历史故事,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盛唐是唐朝中后期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昌盛,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诗人。这里的“汉乐府”是指唐代的乐府,而“盛唐”则是指唐朝最鼎盛的时期。诗人用这两个词来概括整个时代,表明他对高季迪诗歌创作的评价极高,认为他的诗歌成就堪比汉乐府,甚至超过了盛唐时期的其他诗人。
全诗通过对高季迪不幸遭遇的描绘和对其诗歌成就的赞扬,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时代变迁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