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丘,望远泽,蓬莱三山不可测。何如具区亿万顷,洞庭连娟向空碧。
东风吹尽吴天云,玉盘双螺翠堪摘。我昔东游凤凰台,嵯峨巨鳊如山来。
白波不动镜光晓,云帆千幅争先开。中流缩首心茫然,恍如乘云行九天。
惊涛忽逐回风旋,砰雷转毂奔雪山。龙伯鬼国见眼前,失势一落狞蛟涎。
舟师拍浪咒浪婆,我亦再拜不敢言。平时之险且如此,何况震荡洪荒先。
帝尧咨嗟逾九年,黄能无勋幽羽渊。有子大圣与天通,一朝出我群鱼中。
试观此湖险,始知四载功。长养草木华,无心谢春风。
吴越之事良可鄙,虎战龙争方未已。水犀百万今安在,惟见夫椒白云里。
鸱夷身退带蛾眉,不直沧波一杯水。我欲临流叫神禹,湘灵鼓瑟冯夷舞。
尽挽湖波酿作葡萄春,饮醉扁舟卧烟雨。
诗句与译文对照:
- 登高丘,望远泽,蓬莱三山不可测。何如具区亿万顷,洞庭连娟向空碧。
- “登高丘”: 登上高山之巅。
- “望远泽”: 眺望辽阔的水面。
- “蓬莱三山”: 传说中的蓬莱三仙山,无法测量其深浅。
- “何如”: 相比之下如何。
- “具区”: 太湖的别称,“亿顷”: 广阔无边的意思。
- “洞庭”: 洞庭湖。
- “连娟”: 形容湖面水波荡漾的样子。
- “向”: 面对。
- “空碧”: 清澈见底的水色。
- 东风吹尽吴天云,玉盘双螺翠堪摘。我昔东游凤凰台,嵯峨巨鳊如山来。
- “东风”: 春天的风。
- “吴天”: 吴国的天空。
- “玉盘双螺”: 比喻湖面像盘子一样光滑美丽。
- “翠”: 翠绿的颜色。
- “凤凰台”: 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方,位于洞庭湖中。
- “嵯峨”: 形容山峰高大险峻。
- “巨鳊”: 大鱼。
- 白波不动镜光晓,云帆千幅争先开。中流缩首心茫然,恍如乘云行九天。
- “白波”: 白色的波浪。
- “不动”: 静止不动。
- “镜光”: 指湖水如同镜子一般明亮。
- “云帆”: 形容船只在水上行驶时,帆像云朵一样飘动。
- “千幅”: 许多条。
- “争先开”: 争相先开船。
- “中流”: 河流中央的位置。
- “恍如”: 好像。
- “乘云行九天”: 形容自己仿佛乘坐云彩飞翔于高空之中。
- 惊涛忽逐回风旋,砰雷转毂奔雪山。龙伯鬼国见眼前,失势一落狞蛟涎。舟师拍浪咒浪婆,我亦再拜不敢言。平时之险且如此,何况震荡洪荒先。
- “惊涛”: 突然掀起的波浪。
- “回风”: 旋风。
- “砰雷”:巨大的声响。
- “转毂”:车轮转动。
- “龙伯鬼国”:神话中的国家名。
- “龙伯”:传说中的一种巨大怪物。
- “鬼国”:指龙伯国的所在地。
- “见眼前”:出现在视线内。
- “失势”:失去控制,即被卷入水中。
- “狞蛟涎”:凶猛的蛟龙口水。
- “舟师拍浪”:水手们拍打着船舷。
- “咒”:诅咒。
- “敢言”:敢于说话。
- “平时”:平常的时候。
- “震荡洪荒”:动荡和混乱。
- 帝尧咨嗟逾九年,黄能无勋幽羽渊。有子大圣与天通,一朝出我群鱼中。试观此湖险,始知四载功。长养草木华,无心谢春风。
- “帝尧”:古代帝王名,此处泛指帝王。
- “咨嗟”:叹息。
- “逾”:超过。
- “无勋”:没有功绩。
- “幽羽渊”:深渊之意。
- “有子大圣”: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儿子。
- “与天通”:与上天相通。
- “出我群鱼中”:从众多鱼类中脱颖而出。
- “试观此湖险”:试着看看这个湖泊的危险之处。
- “始”:才、才刚刚。
- “长养”:滋养生长。
- “草木华”:草木茂盛开花。
- “无心”:没有心思。
- “谢春风”:感谢春天给予的生长条件。
- 吴越之事良可鄙,虎战龙争方未已。水犀百万今安在,惟见夫椒白云里。鸱夷身退带蛾眉,不直沧波一杯水。我欲临流叫神禹,湘灵鼓瑟冯夷舞。尽挽湖波酿作葡萄春,饮醉扁舟卧烟雨。
- “吴越”:古地区名,指长江以南的地区,此处泛指南方。
- “事”:事情,指争斗或战争。
- “虎战龙争”:比喻激烈的战斗或争斗。
- “沧波”:大海。
- “鸱夷”:传说中鸱鸟的羽毛做成的一种帽子,此处可能是指鸱夷鸟(一只会说话的神鸟)。
- “蛾眉”:眉毛,代指美人。
- “冯夷”:河神,此处可能是指河神冯夷(水神)。
- “尽挽湖波酿作葡萄春”:把湖波全部挽起,酿成了如同葡萄花一样的酒。
- “饮醉”:喝酒到醉意盎然的状态。
- “扁舟”:小船。
- “卧烟雨”:在烟雨中休息或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