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出上东门,遥望北邙坟。
凄凄挽者歌,咽咽丧车轮。
旌竿日日满,碑碣朝朝新。
昨来送葬人,忽奄及其身。
朝为席上珍,暮为泉下尘。
唶哉当路子,为乐须及辰。
有金不趣卖,当为谁所吝。
【注释】
杂拟二首: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是“杂拟”,即随意模仿的诗歌。杂拟二首是指这首诗的前两行和后三行,分别作为诗的两部分。
上东门:指洛阳城东面的都门。
北邙坟:指洛阳北面的邙山,为埋葬死者的地方。古代迷信,认为人死后葬于北邙,则其子孙后代会出将入相。所以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坟墓上。
咽咽丧车轮:指送葬的哭声。
旌竿日日满,碑碣朝朝新:意思是说,每天都有车马来往,碑碣每天都被新的祭文所覆盖。
昨来送葬人,忽奄及其身:昨天来的送葬的人,忽然就死去了。奄,通“淹”,突然的意思。
朝为席上珍,暮为泉下尘:早上还在席上受尊敬,晚上却成了地下的尘埃。
唶哉当路子:唉呀!那些当权者。
当乐须及辰:应当及时享乐。
有金不趣卖,当为谁所吝:有了金子而不卖掉它,那是为了谁吝啬。
【赏析】
《杂拟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写人生短促,富贵如梦,抒发了诗人对生死无常、富贵难保的感慨。
前四句写送葬情景,以乐府旧曲名“薤露”,表达生者对死者的哀悼之情。后八句写自己的处境,用反语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权的贵人们的讽刺之意。全诗借送葬这一社会现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和穷兵黩武等丑恶行径。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构思巧妙,富有时代特色,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才华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