溷耳俗喧久,兹晨一清听。
长松递鲜飙,哀壑互相应。
奔腾骇涛濑,窈渺韵笙磬。
至音不假器,始觉自然胜。
缘触故成声,动极还归静。
此时憩石坐,默然待其定。
乃知弃瓢者,未悟闲中性。

注释:

  1. 戴山石上听松风偶咏:在戴山上的石头上听到松树风的声音。
  2. 溷耳俗喧久:长时间被世俗喧嚣所困扰。
  3. 兹晨一清听:今天清晨,一切显得那么清晰。
  4. 长松递鲜飙:长满松树的地方传来清新的风声。
  5. 哀壑互相应:悲伤的山谷相互呼应。
  6. 奔腾骇涛濑:波涛汹涌,惊心动魄。
  7. 窈渺韵笙磬:声音幽深而遥远,仿佛是吹笙和敲磬的声音。
  8. 至音不假器:最美妙的音乐不需要任何乐器。
  9. 始觉自然胜:开始觉得自然之美胜过一切人工制作。
  10. 缘触故成声:是因为接触才产生声音。
  11. 动极还归静:动到极致又会回归平静。
  12. 此时憩石坐:在这个时候坐在石头上休息。
  13. 默然待其定:静静地等待它停止。
  14. 乃知弃瓢者,未悟闲中性:这时才明白放下杯子的人,没有理解到闲适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以“戴山石上听松风偶咏”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在戴山上的石头上,聆听松林中传来的风声,这种场景本身就充满了诗意。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喧嚣的厌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第二联“长松递鲜飙,哀壑互相应”描绘了长松与山壑之间的和谐互动。这里的“鲜飙”和“哀壑”都是对大自然景色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第三联“奔腾骇涛濑,窈渺韵笙磬”,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这里的“奔腾骇涛濑”形容波涛激荡的景象,而“窈渺韵笙磬”则形容声音遥远而悠扬。这些诗句都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第四联“至音不假器,始觉自然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的深刻认识。他认为,自然界中最美妙的音乐不需要任何乐器,只有自然本身才是最为美妙的。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深深敬畏和赞美。

第五联“缘触故成声,动极还归静”揭示了诗人对声音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他认为,声音的产生是因为接触,而当声音达到极致时,又会回归到平静。这体现了他对自然节奏和变化的理解。

诗人通过“此时憩石坐,默然待其定”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他选择在石头上休息,静静地等待自然的节奏。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放松,也是对自然的一种理解和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声音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和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节奏的理解,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